熊玲
英語教材,不管什么版本、哪個出版社,我們都會發現課文插圖在教材中必不可少,這些插圖形象直觀、生動有趣,都是經過編者們的精心設計,有一定用意。《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語言技能二級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應“能在教師的幫助和圖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講述簡單的小故事;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譯林版三、四年級英語教材的核心板塊Story Time,是由大量圖片與文字組合而成,每篇3-6幅圖片配以1-3句話,圖片與文字共同描述一個故事,表達相應話題和功能。因此,與課文同時出現的圖片資源應受到師生的一致重視并充分利用,從課文插圖中捕捉有效信息,激發學習興趣并培養思維能力,促進語言知識的學習與語言技能的發展。
針對中年段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合理利用課文插圖,發揮插圖在中年段故事教學中的作用。
一、幫助學生直觀學習生詞,真實自然、簡潔高效
詞匯學習是英語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英語知識學習的基礎,有些生詞的教學通過創設情境、設計活動來開展是值得的;但有些生詞的教學完全可以利用課文插圖,幫助學生將所學詞匯與課文內容緊密聯系起來。如,三年級上冊Unit 4 My family的故事中,談論Mike的家庭相冊,由此引出家庭成員類單詞的學習,不妨直接利用課文插圖Mike相冊中的照片(圖1),設計Mike的“Family tree”,引出詞匯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的學習,也可以一并將grandfather和grandmother教完,活動真實自然,簡潔高效。
二、幫助學生理解簡單的語法
語法知識一向是英語教學中的難點,對于剛接觸英語不久的三年級學生來說,更是有點難以理解。如,三年級下冊Unit 7 On the farm的故事中,出現了名詞的復數形式,如pigs,cows,apples,pears,還有單詞these和those的用法。仔細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會發現,這些知識點插圖做了簡單明了的解釋,適合三年級學生的理解水平。關于名詞復數,課文幾幅插圖中所呈現的物品數量,均是不止一個(圖2),而課文下方的單詞列表,則都呈現了這些名詞的單數形式,如a cow,a pig,an apple,a pear,給學生最直觀的比較,幫助學生理解名詞單數和復數的含義。關于these和those兩詞的區別,插圖也給了我們解釋(圖2),近處的物品、靠近我們的,用these表達;遠處的物品、和我們有一定距離的,用those來表達。
三、幫助學生理解國外語言文化知識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在起始階段應使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學中涉及的外國文化知識應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并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四年級上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的故事中,介紹了起源于歐洲的傳統食物——色拉(salad)。如果僅僅以一段文字的形式告訴學生什么是salad,難免有些枯燥,不妨利用故事中呈現的插圖(圖3),告訴學生什么是fruit salad、怎樣制作、需要哪些材料。在此基礎上延伸外國文化知識的介紹:色拉由有葉生菜,加入胡蘿卜、熟土豆、黃瓜、西紅柿、水果、火腿或罐頭魚肉等,再加色拉醬等調味品制作而成的一道西式涼拌菜。隨著制作原料的日益豐富和制作方法的日趨家庭化,品種越來越多,除了fruit salad,還有蔬菜色拉、海鮮色拉和肉類色拉等。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嘗試不同品種salad的制作,并嘗試用英文將它們介紹給自己周圍的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也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
以上教學實例提醒我們在故事教學中絕不能忽視插圖的存在。作為英語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課文插圖承載著大量非文字信息,對處于中年段的小學生來說,有著不可替代的輔助教學作用,我們應注意關注并及時發揮這些作用,結合故事內容實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發展相應的語言技能。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