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華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是什么?是人才,培養人才靠的是什么?是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楊振寧博士說:“中國學生和外國學生的主要區別是中國學生缺乏創新的意識,創新能力更是有待加強。”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數學教師,怎樣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下面我就談談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
智力的核心是思維,思維的最高境界是創造性思維,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思維都存在著創造潛能,只是沒經過科學訓練,無法完全釋放出來,創造性思維是抽象而復雜的活動,對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很重要。小學數學是很重要的一門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很大的優勢,現在的小學生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他們有著很大的創新意識,他們對未知世界充滿著好奇,充滿著探究。因此,在學習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時、分、秒》時,我沒有像原來那樣直接和學生說答案,而是給學生做了道具演示,上課之前,我準備好了一塊鐘表,上課時,把學生分成兩個大組,分別對時針和分針做觀察,看看時針和分針是怎樣在老師的操作中走動的,學生觀察得很認真,他們的思維高度活躍,并在對觀察的結果進行激烈討論,他們總結出這樣的結論:時針走一個數字就是1個小時,分針走一圈就是60分鐘,1小時就等于60分鐘。
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每個人都有強烈的欲望,他們都希望有機會表現自己,特別是小學生,他們的自我表現欲望更強烈。數學是一門較強的思維訓練科目,對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在學習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常常設計一些活動空間引導學生打破常規的思維束縛,讓學生評價他們的能力與智慧從不同途徑思考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的計算》一節時,我引導學生進行拼、補,學生在動手過程中得出問題的結論。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也發展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新課改理念理論認為:教學不能只是單純地給學生傳授知識。可是,我們教師又不可能在課堂教給學生終身受用的知識,因此,教師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獨立掌握知識,自主獲得學習技巧是目前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運用更加靈活的方法激發學生創新興趣,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