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玲
摘 要:新課改的基本理念有一條是“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意思就是,教師應該貫徹落實新課改教學理念,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采用穩妥的授課方法,用來促進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關鍵詞:主體;新課改;主導
長期以來,課堂都是以教師作為主導,課堂上呈現的基本模式:講解——練習,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由此,新課改下更加要求教師改變思路教學,尋找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熱情,鞭策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一、搭建平臺,鼓勵學生自主表達
培養學生綜合語言能力最好的試金石是自主表達平臺,同時也是語文應用的訓練場。這就要求教師,在素質教育要求下有意識地搭建這個自主平臺。
學習《草船借箭》一課時,我會給學生搭建“大家來講故事”平臺,讓學生把自己熟知的三國小故事分享給大家,學生有講《曹操割須棄袍》的,有講《桃園三結義》的。經過此平臺教學,學生表達能力不僅提高,長此以往對學生拓寬知識面以及培養語文素養都有明顯作用。
二、創設情境,倡導學生自主學習
小學生的求知欲不能從“填鴨式”教學模式中得到滿足,小學新課標也同樣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教師授課時立足教材,建立自主情景學習,一步步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
我記得在上《北京的春節》這節課時,大家都知道春節是中國民俗,同時在學生中也很受歡迎。那么,學生自主學習的模式來了,我首先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提醒學生自己過春節和課本描述的春節作比較。通過比較,學生會對老北京過春節的風俗了解一二,同時感受有獨特魅力的傳統年文化。最后,我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點撥,確保順利實現高效課堂。如此下來,不僅可以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為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奠定基礎。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得到充分發揮,也為小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三、營造環境,實現學生和諧自主
教學中課堂的氣氛是這節課成功與否的背景,也是推動課堂的心理因素。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借用多樣化的方法使師生距離得到改善、拉近,培養學生學習自信心;借助多樣化、靈活性的方法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參與者;借助多樣的學習模式凸顯學生個性……
反正,教師要想方設法營造協調環境,促使學生喜歡上課,喜歡課堂,這樣才可以實現語文教學的價值。
總之,新課改下要求我們教師實時革新思路,重塑觀念,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以達到實現語文高效課堂、學生能力發展全面、素質全面提高的目標。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