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偉
摘 要:小學生通過學習英語可以開發他們語言的潛力,形成良好的品質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學中應采用多種策略,以實現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英語;情境;資源;訓練
小學開設英語課是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小學生通過學習英語可以開發語言的潛力,形成良好的品質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那么,如何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在新課改中實現有效呢?結合教學工作實踐談幾點策略,僅供參考。
一、面向全體,創設積極情景
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深入研究學情,根據學習目標和內容創設愉悅的學習環境并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同時,精心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如運用英語游戲、情景對話、角色表演、自我介紹等,使學生不僅學習、理解知識,還能很好地利用知識。既發展了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創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二、拓展資源,運用媒體技術
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各種資源和PPT媒體技術,有利于提升學習主動性,使授課簡潔生動,學習輕松有趣,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實踐中,我經常把教材中的素材等內容做成PPT課件,通過情景畫面,視頻輔助,圖文并茂,聲情并舉,以情激趣,從多個角度激發了學生求知欲,使其產生學習動機,使教學流程更加清晰,學習目標更為明確,學習重難點得到有效落實。為了把簡單學習變成學生有創造性的積極參與,我還根據教材中的學習內容給小組分配資源,查找任務,讓學生自己運用網絡、媒體查找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交流,拓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空間,提升了他們對英語的認識。
三、創新形式,強化口語訓練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和交際性很強的課程,為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英語口語訓練在課堂教學中就顯得十分重要,一般在教學中運用以下方式:(1)分角色模擬對話。在教學中利用實物、情景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模擬對話活動。訓練打電話、問路、購物等對話的技巧。(2)敘講英語故事。引導學生講一個與本課有關的故事,或用所學過的語言知識創編故事,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3)課本劇表演。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編排并展示,既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又能訓練語言。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對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蘭婭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