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淵
首先,我認為優秀的教師不是終身的。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昨天的優秀并不代表今天也一定優秀。以前我們講的是不進則退,而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已經演變成為慢進則退,不進則很快將會被淘汰的境界。我們一天不努力,不付出,都是無法保證自己永遠是優秀的!我們只有在工作過程中經過扎扎實實的學習、實踐、反思、總結、提高、再學習、再實踐、再反思、再總結、再提高的過程,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索,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師職業思想道德和工作業務水平,才能保證“優秀人民教師”的光環永不褪色!
一、要與時俱進,加強學習,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我們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專業知識、業務能力都必須緊跟時代的車輪,不斷地進行更新、拓展、充實和提高。我們要勇敢地摒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了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學習新技術,從而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以及工作業務水平。
1.要轉變教育思想觀念
在學校,學生的主要任務一是學知識,二是學智慧。知識是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經驗總結,而智慧則是人們適應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一種能力。如果學生只有知識而缺乏智慧,那么他們是不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和生存需要的。我們教師不可能在學校教會學生所有的新知識,學生也不可能在學校學完所有的新知識。在任何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與“學”都是有機統一的。即如果學生不“學”,即使老師“教”得再好,也是達不到教學目的的。所以,老師應該轉變教育思想觀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著力尋求“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的統一。即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向學生傳授如何獲取新知識的方法以及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對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由傳統的教書、教知識向教人、教學生轉化,真正做到“授之以漁”。另外,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因材施教,從而實現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的目標。
2.勤于學習,全方位地充實和提高自己
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學術水平,行話說得好:“要給學生一桶水,首先老師自己至少要有十桶水。”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充實自己,教學教研齊頭并進,在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上不斷地進行改革與創新,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力和水平。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充實自己呢?首先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善于學習。人類社會是在向前發展進步的,無論是誰,都不可能將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學完,都需要學習一輩子。即“活到老,學到老”。教師也不例外。我們不僅要向書本學習,還要向社會、向有經驗的前輩以及比自己做得好的同志們學習,有時甚至還要向自己的學生學習。其次就是要躬行實踐。即把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化為自身的實踐經驗,然后聯系實際,將其運用于實踐。
3.努力提升自身的師德修養
學校是塑造、培養學生全方位能力的基地,對于我們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德育能力和水平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我們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應具備良好的師德修養。
二、加強責任感,做到“愛崗敬業”
欲先樹人,必先樹己。“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這一職業所從事的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教師這門行業是一個需要高度責任感的職業。老師多找學生談一次心,學生就多一點進步;對學生多盡一點力,學生就多學一點知識。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還必須要有愛崗敬業的思想,應該具備不計名利的奉獻精神、刻苦鉆研的拼搏精神、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和團結奮斗的協作精神。
三、改進教法,博學眾家之長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作為教師,我們最基本的工作是教書育人。我們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有用的人才,就必須要把書教好。因此,我們必須熟練地掌握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并通過不斷的學習加以改進,再將其運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當中,努力追求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客觀地總結自己教學工作得失經驗的基礎上,虛心地學習和借鑒別人好的教法與經驗,領略其要旨,吸納其精華,并結合自身教學工作的實際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