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玉琴
【摘要】在互聯網時代,隨著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我們步入了“微”時代,微課應用而生。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等特點。與此同時,高職院校的大學英語課程教與學存在一些問題。微課的應用能夠有效地解決相應的問題,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關鍵詞】微課 大學英語課程 教學效率
一、微課的概念及特點
1.微課的概念。微課作為一種新鮮事物,是以教學視頻為載體,是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開展的完整的教學過程的記錄。微課是微小的在線教學視頻,但它不完全等同于教學視頻。它還包括其他的教學資源,比如教學設計、教學課件、鞏固練習、測試試題等。它將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學科教育結合起來,需要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支持,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微課的特點
(1)時間短。微課是微小的教學視頻,對時間的要求很嚴格,需要控制在20分鐘以內,甚至是5-10分鐘。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成年人的注意力一般在20分鐘以內。由于時間有限,教學內容較少,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因為時間段,資源容量小,很容易在網上進行分享,方便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
(2)內容精。在一個只有10來分鐘甚至幾分鐘的微視頻中完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需要師生提前做大量的工作,然后濃縮成精華呈現出來。在這短小的視頻中,主題突出,情景直觀,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環節緊湊。
(3)形式新。微課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它將課堂教學與互聯網結合起來,支持移動終端設備,不受時空限制。教師將做好的微課視頻上傳到網上,學生可以在線學習或者自行下載。能隨時隨地,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反復觀看視頻,直至學會。這種碎片化知識更易接受和掌握。正好迎合了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休閑方式。
二、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教與學現狀及問題
1.學生英語語言基礎薄弱。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尤其是高職教育越來越重視,一大批高職院校如雨后春筍般的拔地而起,高職院校之間招生的競爭日趨激烈,生源素質逐年下降。結果,高職生的英語水平普遍偏低。除了普遍的“啞巴英語”,讀寫能力也不盡如人意,過半學生的詞匯量沒達到要求。三校生(中專、職校、技校)的英語基礎就更為薄弱。
2.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強。高職生的英語水平普遍不高,源于中學時期沒有很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結果,又會導致學習興趣不強,形成惡性循環。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曠課現象時有發生,睡覺、聊天、上網現象也很普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吸引這些學生的興趣。
3.大學英語課程課時較少。很多高職生也重視專業課的學習,把英語課甚至放到了可有可無的地位。在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一般是一周三到四個課時。班級規模較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完成對學生聽說讀寫語言技能全面的教學和訓練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學生學習積極性長期得不到提高,教師的教學熱情也處于壓抑的狀態,師生互相影響,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4.教師教學方式較為陳舊。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于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也帶來一些消極影響,比如,造成一批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師成了鼠標操作員和多媒體放映員。在高職院校的大學英語課堂上,點擊鼠標、播放課件是有些教師常用的教學模式。學生不能很好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他們被動地接受大量信息。這種“填鴨式”教學方式仍以教師為中心,呆板、乏味,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微課在高職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及效果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教育技術界廣泛關注。很到學者開始研究如何將微課運用到課堂教學上,以期提高教學效率。隨著2012年教育部舉辦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活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開始接觸微課并且積極地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外語微課大賽也得到了眾多院校和外語教師的關注與參與。
由于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存在諸多問題,將微課引入課堂教學,能夠有效地解決相應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業務水平。
本文將以《新標準高職公共英語實用綜合教程2 》unit8 Job Hunting微課的實際應用情況為例做出說明。該單元與學生畢業求職能力密切相關,體現了“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大綱的教學要求。教師把60個學生分為15個4人小組。根據每個組的表現情況打分,計入平時分。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1.課前準備。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課前準備作為新課的熱身活動,對于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教學目標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把大量的相關資料放在網上供學生自主學習,節省大量時間。為了了解90后學生的實際情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筆者曾經以“我的課余生活”為題在班上做過調查,超過一半的學生提到美劇或者英文電影。本單元的主題是求職/面試。針對學生的這一喜好,結合本單元主題,筆者在網上搜集資料,最后找到幾部有求職面試場景的美劇和電影——《丑女貝蒂》、《穿普拉達的女王》和《幸福來敲門》。通過剪輯,把這幾部美劇和電影串聯起來,加上教師的旁白,最后制作成一個視頻,放在網上學習中心,讓學生在課前觀看。要求學生對這幾個主角在面試中的表現做出評價,然后回答問題 “如何在面試中取得成功?”。
這種微課形式的課前準備,不同于以往任何形式的說教,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新穎,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實現了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的本來特點。“親其師則重其道 ”。也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架起了橋梁,師生關系變得更加緊密融洽,為順利步入新課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2.課堂教學。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對課前布置好的問題進行討論。為了方便開展課堂活動,學生根據分組情況就坐。三分鐘自由討論,然后派一名代表發言,最后是做出評價。評價由兩部分組成: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每個組派出一名同學組成評價小組。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為學生評價分。教師評價占六成,學生評價占四成。評價形成后,教師做出點評和總結,得出結論。然后順利過渡到課文學習“How to Succeed in a Job Interview?”。最后留出十分鐘觀看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網上相關優秀微課視頻。
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上,學生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動的參與者。學生表現出濃厚的熱情并以極大的興趣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在這種 “自己當家做主”式的課堂中,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提高,語言應用能力也在無形中得以提升。視頻、動畫、聲音等在微課中的應用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接受信息。合適的“拿來”式微課,能讓學生對教學重難點重新提煉和總結,也能讓學生對照檢測自己的弱點,了解學習別人的長處。改變了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方式,更加注重平時課堂參與,真正地運用了形成性評價方式。
3.課后復習。教師找了幾位英語相對較好的學生共同制作完成一個微課。這部微課以“Learn Interview Skills from the Movie---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為名。微課以電影《幸福來敲門》為切入點,從經典面試場景學習面試技巧。微課以情景導入:兩位學生在校園內聊天,其中一名學生Echo參加過很多次面試,卻從未成功。另外一名學生Maggie點撥她是面試技巧的問題。然后切換到課堂中。教師分別把電影中面試場景切分為四個片段,然后針對每個片段講解相應的面試技巧。然后是學生實操環節---role play.第一遍是Echo重現她真實的面試場景,Maggie 是面試官。接下來是“大家來找茬”環節,找出相應的問題后,結合課堂講解的面試技巧,重新role play。最后是知識點的總結。
教師把這一精心制作的微課上傳網上供學生課后復習。英語基礎薄弱的同學可以反復觀看,直至徹底理解領悟,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知識和能力也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不斷地更新和增強。
四、總結
總之,為了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當前高職院校的大學英語課堂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亟需解決。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必將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Z]. 2000.
[2]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
[3]曹琳.論微課程與傳統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