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傳頌
在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強德育的滲透已經成為體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體育教師也正在致力于德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德育與體育是小學學校教育的重要構成要素,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強德育的滲透,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
一、于小學體育課中滲透德育的優勢
(1)提升道德教育的連續性。與其他學科相比,體育學科是教育系統中開設時間最長的一個學科。從幼兒園到大學,體育是唯一一個長年限的必修課程。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都需要接受體育學習,在體育學習中滲透道德教育,有利于加強道德教育的連續性。因此,在小學體育課中滲透德育,能夠增強體育教學活動的意義。
(2)提升道德教育的真實性。所謂道德教育的真實性,就是讓道德教育可以發揮其真實作用。如果直接開展道德教育,教師并不能從學生的口頭表達上發現學生的道德問題。學生的諸多思想意識或者言行不會暴露在口頭上,而經常表現在他們的日常活動中。與其他學科不同,體育教學中有著豐富的身體鍛煉活動以及集體活動。在這些真實的活動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言行舉止,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判斷與教育,采取針對性的道德教育,促進德育水平的提高。
(3)提升道德教育的廣泛性。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體育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活動。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與學生的個人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有利于擴大道德教育的內容,提高道德教育的廣泛性。
二、于小學體育課中滲透德育的方法
(1)樹立良好形象,加強言傳身教。教師是小學生體育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更是小學生心目中學習的榜樣。在小學生眼里,教師就是最大的知識來源,是教學內容的體現者。在教與學這個相互過程中,教師的個人素質以及言行舉止,都會給學生帶來直接的影響,也會作用于小學生的成長。比如說,如果教師上課經常遲到或者早退,教學態度不認真,小學生就會感受到,并慢慢開始放任自流,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因此,教師需要對個人修養進行提升,嚴格要求自己,以正確的師德規范要求自己,用正確的方法啟迪學生,贏得學生的依賴。教師只有在學生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才能給學生以強大的動力,促進德育成果的豐富。
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在小學學習期間,他們需要運動,以此來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促進體格的健壯,提高個人抵抗力。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不僅能夠促進小學生身體的成長,還能促進小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提高其文化課成績。因此,學校也要重視體育教師的培養,利用定期的培訓來提高小學體育教師的各項素質,加強教學監督與檢查,規范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加強德育的有效滲透。
(2)整編教學內容,加強是非教 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開展。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對應著不同的德育內容,在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中有這樣的德育要求:教師需要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引導學生熱愛黨與祖國,提高學生鍛煉身體的主動性,養成良好習慣,讓學生成為服從黨與組織、熱愛集體、遵守紀律、樂于奮斗的人。比如,上課前三分鐘站好隊,上課鈴響起需要保持安靜,老師說話的時候不許插嘴等規則都可以被納入到班規當中。教師需要通過細致的講解與嚴格有效的執行,讓小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明辨是非。當然,是非教育也可以與其他教學內容相結合。
近些年來,武術逐漸成為體育教學的熱點內容。但是,許多小學生會將武術作為打架斗毆的資本,武術學習的目的也不純正。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教學內容的整編,引導小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是非觀,通過形象的教學告訴小學生哪些做法是對的,哪些做法是錯的。
(3)做好因勢利導,加強具體教 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落實德育,教師需要對教學的尺度與技巧進行把握。既要利用德育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小學生抵制精神方面的污染,更要讓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個人素質得到提升。每一個班級都會有頑皮的孩子,小學生好動、好玩、不好學。雖然這樣的孩子占少數,卻對班級有著不好的影響,影響和諧班風的形成。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機會,對這些學生進行因勢利導的教育。
比如,教師在引導小學生做游戲的時候,一些小學生不遵守游戲規則,并因為游戲的勝負與同伴大吵大鬧。教師需要抓住這樣的機會,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學生分析這樣行為,并從中找到正確處理這種事件的方法,促進德育的自然實施。
綜上所述,作為體育老師,要認真備課,認真授課,不但需要幫助學生鍛煉出好的身體,更要提升小學生的思想素質,爭取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學生。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