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藝術教育有著它特有的魅力,其中在高校開展藝術講座就是典型的表現。高師的藝術教育是造就人才的教育,更是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開展藝術講座就是把這種教育更具體地傳達給學生,開啟智慧人生,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
關鍵詞:藝術講座;綜合素質;藝術教育
一、當代高師講座的時代性
(一)高師講座的概念
講座,就是由社會名流學者不定期地向學生講授一些社會前沿理論或專業新視野,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所開展的一種教學活動。所謂高師講座,一方面是指在高等師范學校開設的講座,另一方面,也指具有一定文化層次的講座,區別于一般的授課,高師講座面向的是高等師范學校的教師和學生,講授與傳達的是具有前衛性、時代性、專業性、權威性、針對性的熱門課題。
(二)藝術講座在教學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
藝術教育具有獨特的個性魅力,它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并且有利于智力潛能的開發,對于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等師范學校開設藝術講座就是重視講座給藝術教育帶來的無限樂趣。
藝術教育是促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藝術講座就像是我們做菜的調味劑,在我們很繁忙的教學生活中增添了一絲色彩,把藝術教育融合到藝術講座里面,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德智體美,德育讓人懂得道理,繼承了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智育,獲得服務社會、創造財富的本領,德和智都是通過理解和記憶獲得知識;美育觸及心靈,調動本能。所以我們大學生就要利用這種人的本能,在我們還年輕的時候把自己引導到對美的正確欣賞和追求上面來。
二、對當代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分析
大學里面的教育,是要貫徹教書育人,以人為本的思想。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做事,做人,而且要培養大學生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所以,全面推進大學的素質教育,全面加強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是當下各高校都關注的事情。但是怎樣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也是我們應該探討的問題,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首先要提高我們大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識
我們國家在各大高校都倡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這不僅僅是全面推進現代化事業的必經之路,而且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證。素質教育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包括性格、興趣以及對學習的不懈追求精神,把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作為發展目標。
(二)將美術教育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高校的美術教育不僅能幫助大學生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同時對于學生自身的素質提高也有幫助,在高校,我們可以將美術教育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更好的發揮藝術教育的作用。
(三)高校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來實施素質教育
現在高校只有在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和做人,充分發揮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之后才能改變目前我們在教育認識的誤解,我們應該逐漸認識到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傳播知識而已。學校在教學方法上面,應該盡量摒棄之前的課堂說教方式,努力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多組織一些專家講壇、專題報告來宣傳素質教育,強調不斷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出具有工作積極、責任感強、自我調節能力高的大學生。
三、高師藝術講座對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意義
(一)高師藝術講座對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輔助作用
高師藝術講座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以下筆者分四個方面來討論一下藝術講座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1.高師藝術講座對大學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就是把一定社會思想意識、政治準則和道德規范轉化為受教育者個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動。它的目的在于培養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看清楚這個社會的真、善、美以及假、惡、丑,充分發揮大學生自身的積極性,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與社會整體以及個體之間的關系。
2.高師藝術講座對大學生的智育培養
藝術與科學是有同一性和互補性的,這一點在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科學家和藝術家的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例如我們熟知的愛因斯坦,他不僅是偉大的物理學家,而且對于音樂也有自己的理解,他就比較擅長小提琴;而在我們國家,古代的張衡不僅僅是偉大的科學家,也是非常杰出的文學家。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都說明藝術與科學之間是有緊密聯系的。
3.高師藝術講座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合作意識
現在的大學生與以前的學生不同,他們不再有單一的思想,他們都很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凸顯自己的個性。所以個性是這個社會組織中的基礎,而藝術課程又是最尊重和保護學生個性的課程之一。我們現在的教育最根本的理念就是:“教育要面向學生,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作為基礎教育的藝術課程正是以這一精神為出發點,它關注的是有關藝術知識及其技法的嫻熟,有著對人類相當關愛的思想傾向。大家都知道,具有強烈的自主個性和特征才是真正的藝術表現和創造。
(二)高師藝術講座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藝術教育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藝術教育是建立大學生自信心的最好途徑之一,使大學生在藝術教育中獲得快樂的體驗。長期進行藝術教育的培訓,能使大學生得到充分發展,喚醒我們的大腦潛能。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需要調動潛能,我們既需要知識的積累也需要捕捉新鮮的信息,藝術教育恰恰有這個特點,對于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特別的意義。因此,高校開展藝術講座,就是重視藝術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種表現,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上海東方宣傳教育服務中心.風雅東方[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
[2][美]布朗·科贊尼克.藝術創造與藝術教育[M].馬壯寰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美]勞麗·斯切內特·亞當斯.藝術鑒賞講座[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安超,1989——,男,漢族,籍貫陜西咸陽,現在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4級美術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