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的鋼琴教育作為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一個龐大分支,由于生源的擴張導致了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因此教學的改革發展一直舉步維艱。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師,筆者認為該課程的教學改革主要應從四個方面進行,分別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鋼琴課程;教育改革
馬克思曾經說過: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而改變世界首先要改變世人,教師作為一名靈魂的工程師,則肩負著最為重大的責任,這也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意義所在。而現今世界瞬息萬變,怎樣更好的發展教育事業則成為了一個社會的共同話題。因此,高職院校的鋼琴教育也應積極的投入到變革當中,不斷創新,不斷前進。
一、高職院校鋼琴教育的現狀分析
高職教育在我國是古來都有的,但發展最為繁榮的時期則是在建國初期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時候,當時高職院校的學生是按國家計劃招收的,畢業之后國家統一安排分配。因此當時高職院校對于眾多家庭貧困的學生有著很大的誘惑力,在此基礎上學校發展迅速。但改革開放之后,國家的各項體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職院校的招生政策也進行了改革,慢慢的開始轉變為學生自費上學,自主擇業。失去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又伴隨著社會對人才層次需求的逐步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走到了發展的瓶頸。
由于生源的短缺,招生由原來的精挑細選變成了今天的“一鍋端”,一些省市的學校為了擴大招生,實行面試入學的政策,只要報名就可以上學,大幅度的降低了入學門檻。隨之而來的就是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以鋼琴課程來說,有的學生從小學琴,有扎實的基本功底,入校時已經可以演奏難度較大的樂曲;但有的學生確實零基礎,甚至從來沒有見過鋼琴,要從最基本的識譜、指法等開始學習,這就加大了教師課程設計的難度,職業院校的傳統教育模式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因此只有改革才能發展,只有創新才能前進,高職院校鋼琴課程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并且要以就業為導向。
二、高職院校鋼琴課程的教學目標改革
就業是學生學習的終極目標,也是我們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之后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同學專業水平較高,通過“專升本”考試進入到上一級的本科學校繼續深造;另一部分同學則是走進社會,直接就業。不管走的是那一條路,都需要良好的專業基礎。因此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目標改革,還是要落在提高學生專業基礎之上。
音樂的初學者能通過鋼琴課程的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但能熟練的掌握基本樂理知識,更能加強視唱練耳的能力,因此鋼琴課程的學習是件一舉多得的事情。前文中提到高職院校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因此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需要分層設計,可以分為基礎目標、中期目標以及最高目標。在課程的教學進行中,按照學生的不同程度,設定與其相適應的教學目標,以便于學生能更好的完成,也逐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自信心。
三、高職院校鋼琴課程的教學內容改革
首先,要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不但要具備較好的鋼琴演奏技巧,同時還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在學習作品的時候不但要學習彈奏的技法,更要學會分析曲目的能力,例如作品的旋律走向,調式調性,文化背景,音樂風格等等內容,都是學生在教學中需要掌握的內容,這樣才能便于學生畢業之后能彈也能教。
其次,高職院校的學制是三年,有很多學校將其分成了2+1或者2.5+0.5,學生在校學習兩年或兩年半,在校外實習一年或半年,這樣以來,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就縮短了,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鋼琴水平呢,那就需要培養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換句話說就是自學能力。把被動的學習改為主動的研究,讓學生在研究中學會如何學琴,既能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又能保證鋼琴學習的持續性,即使畢業之后,學生依然能不斷進步。
四、高職院校鋼琴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
筆者認為在教學方法改革方面應有以下幾點:
1、改變鋼琴課堂的授課模式。從單純的一對一傳統授課模式,變為一對三或者一對多等小組課或者集體課的授課模式。這樣,同學們在學習當中就會產生良性競爭,促進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
2、豐富鋼琴課堂的演奏形式。可以改變傳統鋼琴的獨奏形式,變為二人的四手聯彈,雙鋼琴協奏,或者全體齊奏、重奏、連奏等等新型的演奏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3、增加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成分。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所從事大多為中小學或幼兒教師,所以即興伴奏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本著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目標,在鋼琴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上也應加大即興伴奏的演奏教學,利用課堂的現場伴奏等教學方法來讓學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伴奏能力。
4、定期舉行以班級或者小組為單位的鋼琴音樂會。這樣的教學設計是為了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并增加學生的舞臺經驗,能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自信息。
只有找到真正適合的教學方法才能最大程度的完成教學任務,綜合來講,比較實用的教學方法分別有:講授式、討論式、欣賞式、觀摩式。
五、高職院校鋼琴課程的考核方式改革
傳統的鋼琴課程考核方式太過單一,因此筆者認為在考核方式上應該進行以下幾點改革:
1、增加筆試的考核。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多數從事的是專業性不太強,而偏向實用性的工作,所以需要扎實理論基礎才能勝任。
2、應該將考核方式分類。嚴格按照就業導向來選擇考核方式,學生可以通過自己以后想要從事的就業方向來選擇與其相對應得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大致分為兩類:教師類考核、表演類考核。教師類的學生考核內容就要包括:樂曲的分析、演奏、講解以及與其相關的理論知識考核,著重突出“會彈也會教”。而表演類的考核內容則更加側重于演奏技法以及學生的心理素質、舞臺經驗等等方面的考核。這樣以來,學生可以更加明確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也能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最好的幫助。
六、結語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校中的一匹黑馬,現今的發展相當迅猛。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職業教育的政策法規。全國所有高校畢業生都需要自主擇業,這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如果我們能最大程度的突顯學校職業特色,加大課程改革力度,提高學生職業素養,那么不久的將來,高職院校將會迎來發展的另一個春天。
【參考文獻】
[1]吳芳,拓寬教學領域.實行因材施教——高職鋼琴教學改革思考[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
[2]趙宇新.關于高職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的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04.
[3]謝燕妮.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鋼琴專業考核形式改革[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
[4]洪陽.我國高職鋼琴學科分層次教學可行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趙詩夢,女,1986年7月,河南省靈寶市。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