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俊芳 胡瑞波
摘要:當今中國極力去倡導素質教育,藝術教育作為落實素質教育之有效途徑,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正在如火如荼地在如今的文化“大爆炸”時代向前推進,但是卻諸多頑疾,罄竹難書。掀開其繁華外衣,存在很多深層次的危機使我們不得不去思考。筆者試圖從藝術教育的現實功能定位、模式、新格局背后隱患三方面提出了問題。希望本文對藝術教育事業發展起到積極參考價值。
關鍵詞:當代中國;藝術教育;繁榮;危機
藝術教育對我們的教育系統和社會的主要貢獻,在于強調個人和自我創造的潛能,尤其在于藝術能和諧地統籌整個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康的人。
——羅恩菲爾德
藝術教育的本質應是為人服務,當今社會國家政策的鼓舞下,不同“身份單位”基于某種自我考慮和錯誤認識導致藝術教育出現諸多問題。致使藝術教育成為受眾負擔和痛苦,偏離了國家政策初衷與藝術教育的存在本質。
一、“功利”與“物性”——藝術教育的現實功能定位出現偏差
藝術教育的現實定位應該是強調人的培養,重視內心修養,并非是功利心的滿足與物質索取。當今大眾對藝術教育的現實功能定位出現很大問題,其出現的問題思想本源是重視物質索取而看輕精神提升。少兒藝術教育盲目重視比賽和考級;初中、高中藝術教育過度看重考試與升學;大學教育嚴重受限于教育模式化和普遍出現學生創作目的是討好老師的現象。這種只重視藝術教育的成效,藝術教育嚴重的功利心與物質的索取心,帶來一系列問題。教育者為謀取利益應付差事,模式化教學,錯誤引導。受教育者壓力極大,功利心強,只重視外在獲得而忽視通過藝術教育提高自身修養。藝術教育,不應該去鼓勵受教育者去附和人與社會,或者是同社會消極地相處,而應是幫助受教育去發現真正的自身價值,這種體驗經由公正不偏的探索和自身覺悟而來。沒有自我的認識,那么自我表現就成為了自我肯定,再加上其內心所包含的野心和侵略性而造成嚴重的沖突。藝術教育者,也應該著力去喚醒受教育者的自覺能力,而并非只沉溺于滿足自身的利益和膨脹的自我表現欲望。藝術教育的功用性在于培養完整的具有智慧的人。然而智慧并非只是懂得 一些常識,它是對于根本事物的事物的理解能力,所謂藝術教育教育,便是喚醒這些能力。
二、永恒的教條——藝術教育模式陷入誤區
藝術教育不只是單純的技能訓練與知識教育和模式化訓練,它應該是豐富人心靈的過程,最終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幫助其培養健康的人格。中國當前藝術教育普遍看重技能而輕人文內涵過分學習西方模式。特別是素描教學、色彩,從少兒美術到高中美術再到大學美術無一例外都強調素描、色彩教學。走進書店或是院校圖書館藝術類圖書擺滿了《素描應試技巧》、《色彩入門》或者是《人體繪畫技法》相關書集。如今國內高校的硬件設施相對完備,生源劇增,辦學規模強大,然而教學質量卻不高,高校形成“產品化”教學體制,學生畢業時還只是“半成品”。校外藝術培訓市場混亂,不規范教學,大多藝術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視野狹隘。這種藝術教育,嚴重壓抑受教育者的身心,扭曲其學習的目的,使中國藝術教育走向惡性循環。在當今價值多元化價值取向混亂的時代,藝術教育應立足去喚醒個人的智慧和對生活的熱情,而不是鼓勵去沿襲某種模式,這種藝術教育現象從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個人進步。
三、擴建增容的藝術教育新格局背后隱憂重重
隨著社會的發展,藝術教育擴建增容,形成新的格局。隨著國家對藝術教育的不斷重視,高校頻頻擴招,藝術培訓如雨后春筍。然而卻隨之出現重重隱憂。藝考成為許多學生和家長認為的升學“捷徑”。部分學生半路“從藝”,動機不純,僅是為了升學。正常的藝術教育,在幼兒園和中小學應該就給予重視,重在藝術素養的培養,進入大學應該立足于研究型人才或是高尖端的藝術家以及藝術類教師的培養。而現在學校體制下藝術教育工作者重在完成學校的教學大綱和獲得教學報酬維持生計,學生往往附和老師藝術審美“口味”,成材率很低。不同老師的審美品位和教學理念不盡相同,往往導致學生不知所措。躁動社會下的學校體制化管理不重視因材施教導致學生培養趨于模式化。從基礎層到高級層的脫節性和混亂性的藝術培養致使導致藝術教育出現種種隱患,從不同階段藝術教育的培養者到藝術教育的接受者對功能定位的偏差導致藝術教育的教育功能被歪曲。歸結為藝術教育管理機制不夠完善,藝術教育工作者對藝術教育的認識不足和本身藝術素養有待提高,藝術教育受教育者對藝術教育功能的錯誤定位。
四、結語
教育關鍵是培養人才,在社會各部門中起到基礎性關鍵作用。藝術教育是一門綜合的人文科學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取得成果顯著,但是靜下心來思考存在功利性、模式化、技能化等諸多問題,進一步思考藝術教育的問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問題,而是中國教育制度的派生問題。
【參考文獻】
[1]賀志樸,姜敏.藝術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l
[2]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3]郭聲健.藝術教育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德)席勒.審美教育書簡[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5]豐子愷.藝術修養基礎[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
[6](英)赫伯·里德.通過藝術的教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7]梅寶樹.面向新世紀的美育與素質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