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望(遼寧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0)
高校舞蹈專業教學中音樂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張望
(遼寧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0)
音樂和舞蹈是舞蹈表演藝術中密不可分的兩個重要因素,音樂是依賴連續性的樂曲而表達內容和情緒,舞蹈則依靠連貫性的動作來表達內容和情緒。舞蹈藝術中,舞蹈是音樂的形體表現,音樂則是舞蹈的聲音表現,一個是有形無聲,另一個是有聲無形,二者相結合,才能共同演繹出美妙動人的藝術畫面。本文主要通過分析舞蹈與音樂的內在關系,探討了高校舞蹈專業學生音樂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高校;舞蹈專業;音樂素質;重要性
近幾年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在培養藝術學生的時候,也逐漸從原來的純專業培養轉變成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舞蹈專業作為八大藝術專業之一,是在三度空間中通過身體語言來完成人體運動的表達藝術。要真正體現舞蹈的魅力,它必須要與音樂節奏的伴奏相一致,詮釋出與音樂相一致的感情色彩,因此音樂是舞蹈表演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音樂主要是利用旋律、節奏以及和聲演奏出動聽的樂音或樂句來表達人們感情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舞蹈則主要是通過舞姿的變換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的藝術。一般來說,舞蹈的開展都是以音樂蘊含的情感為切入點,并結合豐富優美的舞蹈動作和面部表情來展現出人們豐富的精神世界。舞蹈表演中舞者跳動的每一個節奏以及抒發的內心情感都會隨著伴奏樂曲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舞蹈演員,不僅需要掌握熟練的舞蹈技巧,而且需要具有扎實的音樂藝術功底。
舞蹈藝術與音樂被稱為姊妹藝術,兩者無論在節奏、韻律還是內涵表達上都具有許多相通之處。有人把音樂稱為舞蹈的靈魂,舞蹈表演就是在跳音樂。因為舞蹈者只有深層次地了解和感受到音樂的內涵,才能夠用自己的肢體語言生動而準確地將其表達出來。因此,優秀的舞蹈演員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樂感受力。對于一名專業的舞蹈演員來說,運用較強的音樂感受力將不同情感的音樂用舞蹈動作表現出來,必須經過后天專業的訓練才能培養和開發出來,這就需要高校舞蹈專業教師在培養學生舞蹈基礎的同時,注重學生音樂感受能力等音樂素質的培養。
(一)音樂素質對舞蹈練習與實踐具有影響作用
舞蹈專業中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是高校舞蹈教學的重要教學內容。舞蹈專業學生的訓練不應單純是為提高學生的舞蹈動作技能和表演技能,還要通過培養學生的音樂修養,鍛煉和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從而使其正確分析音樂作品,演繹出更加真實的舞蹈。很多舞蹈教師都遇見過這樣的問題,在舞蹈教學中,由于學生音樂修養水平的差異而出現接受新動作的能力差別。一些學習過鋼琴并喜愛音樂的學生,能夠很快地掌握新動作的節奏,并隨著音樂自然地變換舞蹈動作,而接觸音樂較少的學生,常常在舞蹈練習中出現找不到節拍、依賴口號變換動作的情況。因此,舞蹈專業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是舞蹈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對學生舞蹈動作的練習和實踐具有很大影響。因此,通過開設音樂樂理知識、音樂欣賞等課程,培養學生使用樂器和感受音樂的能力,是高校舞蹈專業學生音樂素質培養的重要方式。
(二)音樂素質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音樂主要是通過旋律、節奏以及和聲來共同表現人類豐富內心世界的一種藝術形式,舞蹈表演則是根據音樂中表達的情感因素,用相應的肢體動作和舞蹈語匯來表現出音樂中的強烈精神情感的一種藝術。因此舞蹈表演與音樂鑒賞之間具有密切聯系。例如,在欣賞民族民間舞蹈作品的時候,由于每個民族都具有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格和特色,并且具有各自的民族文化習俗,學生只有掌握了該民族舞曲的情感及風格韻律,才能夠更好地表現民族舞蹈。因此,通過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可以增強學生對舞蹈音樂的旋律、音色的感受能力,以及對舞蹈動作的分辨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對舞蹈及音樂的鑒賞能力。
(三)音樂素質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藝術表現力
所謂音樂是舞蹈的靈魂,指的是一般在表演時,都是先響起音樂,才開始舞蹈表演。這就充分說明了人們需要在音樂的陪伴下,通過先欣賞音樂才能夠深刻領悟和感知舞蹈的內涵,從而達到欣賞舞蹈動作的目的。音樂通過其旋律、和聲以及節奏等表現形式可以觸動人類的心靈,使人感受音樂樂律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然后再結合舞蹈動作,將舞蹈藝術更好地表現出來。因此,高校舞蹈專業教師在對學生舞蹈動作進行指導的時候,需要先給予學生一定的音樂節奏,讓學生在舞蹈開始之前用心跳舞,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用肢體表達情感,用情感帶動肢體的藝術形式,實現舞蹈與音樂的協調統一,提高學生舞蹈表演的藝術性。
(四)音樂素質培養有助于調適學生心理狀態
在充滿競爭的社會中,任何人都需要面對超大的壓力,藝術行業也是如此。因此,舞蹈藝術專業的學生,由于先天條件的不同或自身能力的差異,往往容易產生巨大心理壓力。這種現實問題如果不被重視,不僅會影響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而且對學生日后的發展也會產生許多負面影響。而音樂是保持人們心理健康的良藥,系統的音樂素質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而且對學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具有一定益處。因為音樂不但對舞蹈動作具有誘導作用,而且優美和諧的韻律能夠幫助舞蹈者放松情緒。
綜上所述,音樂素養是高等院校舞蹈專業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高校舞蹈專業音樂素質的培養,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音樂素質的培養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鑒賞意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個人綜合素質。因此,高校舞蹈專業要切實貫徹新課標以及新社會對學生教育的要求,通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孕育更多具有綜合素質的高品質人才。
[1]沈健,薛迎春.高校舞蹈專業學生音樂素質及審美能力函待提高[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2,(11):11-12.
[2]王東禮.論高校體育舞蹈選項課教學中對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J].內江科技,2011,32(7):14-15.
[3]謝國存,曹麗萍.關于如何培養高校舞蹈專業學生音樂素質的相關研究[J].北方音樂,2014,(13):20-21.
張望: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
本文系遼寧師范大學青年科研項目成果,課題名稱“高校舞蹈專業教學與城市大眾舞蹈互動研究”,課題編號:LS2014W018。
G623.71
A
1007-0125(2015)04-0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