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洋
(吉林動畫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新媒體課堂教學下“以學生為主導”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王洋
(吉林動畫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新媒體的教學特點:豐富的表現力、巨大的容量、良好的交互性。多媒體運用的原則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媒體;信息含量適中;教學方式與多媒體靈活結合。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因巧妙運用多媒體,學生的積極性可在多媒體的運用中得到提高。
新媒體;學生主導;教學效果
“新媒體”因功能多樣而被稱為“多媒體”。“新媒體”可以把文本、圖形、視頻圖像、聲音等信息元素結合起來,在計算機中進行有效的處理,是一種最新的高端技術。多媒體技術適用于多個方面,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的內容可以通過多媒體呈現,學生在信息處理時,可以很輕松,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要,這是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帶來的積極意義,它有自身明顯的特點。
(一)豐富的表現力。多媒體。變無形為有形,變直觀為抽象,簡潔明了,理科中的負載公式、原理、定律在多媒體中可以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尤其是在常態下無法呈現的原理模型,多媒體可對其進行模擬。
有畫面感是多媒體的顯著特點,加上優美旋律,課堂變得富有藝術張力,老師、學生與多媒體三位歸一,相得益彰。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提高,而所謂的難點、重點都在此變得明了,學生也更加積極,主動性更強。比如,物理學上的機器模型、化學上的反應過程、生物學的細胞模型以及發育過程、人體的結構、食物的消化過程,地理上的地球的自轉及宇宙的想象空間……這些知識都可通過多媒體展現,如此一來枯燥的課堂充滿趣味,學生的思維障礙得以清除,思維也就相應地跟上課堂節奏。
(二)巨大的容量。多媒體技術使得課堂的信息量大量增加,學生的知識面也可拓展,課堂效率自然也相應提高。比如在音樂、美術課上,讓學生欣賞名曲名畫;在數學、物理、化學課上,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大量的鞏固練習,都能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三)良好的交互性。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很尷尬,尤其在課堂中表現得比較突出,而多媒體則化解了這種局面。多媒體使得教學方式靈活,課堂擁有極強的互動性,老師亦可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因材施教”變得真實有意義。
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被稱為課件或多媒體課件。多媒體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可分為兩大類:日常生活中的CAI應用,運用廣泛,學生易于接受,是老師們通常選擇的演示課件;光盤,它是書籍中通常附帶的,指導學生預習復習的優質課件。根據這些演示媒體,教學里應準確把握以下三種原則。
(一)根據教學的需要決定是否使用多媒體。如今出現了盲目、過多的運用多媒體手段的現象,要說明一點,多媒體只是一種手段,起輔助作用,關鍵在于如何使用,而不是為了使用而使用。如果學生可以通過自學等手段學習那么就可以不使用多媒體了。
優化教學過程是目的。在現代教學理論中,教學目標應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的學習起幫扶作用。
(二)教學信息含量適中。多媒體在演示過程中可節約時間,在節省下來的時間里師生可以進行互動交流。這是當下多媒體課堂的普遍現象,得到多數老師同學的認可,同時也體現著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優化教育資源體現在課堂學習信息量適中上,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同時也選擇適量的教學內容,精確把握教學的疑難重點,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多種教學手段與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難道多媒體對所有課堂都起到促進作用,答案是否定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有的教學都有著自身的特點,要合理選擇多媒體技術,任課老師進行教學時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所具有的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利用肢體語言講明主要內容的就不必選擇多媒體了,傳統的授課方式也有優勢,我們不能全盤拋棄傳統的教育模式。當教學內容難以用語言表達時,可用幻燈片進行演示授課。
高新技術為我們的教學帶來極大的便利,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深入探索,將授課內容與多媒體有機結合,讓多媒體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這也能為改革教學方式帶來新的啟示。
王洋,吉林動畫學院助教。
G612
A
1007-0125(2015)04-01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