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
愉快教學,簡單地說,就是在教與學的活動中讓學生愉快地學習、思考,在愉快中獲得知識,在愉快中鍛煉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在愉快中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一、融洽師生關系,構建和諧課堂
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和諧課堂的構建,教師良好的教態,會使學生感到親切、輕松,會帶給學生愉快的暗示,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許多優秀教師都懂得微笑的意義,他們即使在十分疲憊或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也總是面帶微笑地走進教室,因為他們懂得,學生能從老師的微笑里感受到關心、愛護、理解和寬容;反過來,激發起熱愛老師、熱愛這門課程的情感,以促使“愉快教學”的形成。課堂上,老師要善待學生,即使是后進生、學困生,教師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期望的眼神、一句委婉的評語、一個暗示的動作,都能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愛護和關懷,這比正面的、嚴厲的批評的效果要好得多,他能使學生自覺改正缺點,避免師生間產生對立情緒。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老師應始終保持親切自然的教態,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美的教育,并創造美的活力。
二、運用電化教學,營造快樂情境
美術是視覺藝術,需要通過視覺來獲取信息,因而必須強化直觀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常常使教學陷于枯燥乏味的境地,而電化教學融形、色、光、聲為一體,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是一種在一般課堂上難以達到的高功效的教學手段。如果將電化教學手段引入美術課堂,使教學媒體多樣化,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來參與感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實施愉快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例如,在上《人與自然——美麗的西湖》一課時,通常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同步演示法,即教師邊講邊輔導,此法直觀性很強,很適合水彩畫的教學。但由于學生的繪畫水平各不相同,老師“斷斷續續”地示范、講解、輔導 ,畫得快的同學想“開快車”,畫得慢的同學又因跟不上而顯得手忙腳亂。針對這種情況,我先把這幅畫的作畫過程拍錄好,配上優美的音樂及解說,在進行同步演示前先放錄像給學生看,讓學生了解這幅畫的作畫全過程,使學生感到耳目一新。這樣,畫得既好又快的同學就可胸有成竹地作畫,心里沒底的同學也可跟著老師的示范慢慢進行。這種教學方法,既豐富了課堂的教學手段,又顧及全體學生,使教學在張弛有致的和諧節奏中進行,創造了良好的快樂的教學情景,而且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及創造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巧妙導課結課,激發學習興趣
成功的課程,從一開始就應引人入勝,讓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起來并對新課產生興趣,因此教師對新課的導入應作精心的設計。例如,在上《青春風采》一課時,我先向學生提問:佛靠金裝,人靠衣裝。衣如其人,怎樣穿才能得體?才能展現出21世紀中學生的精神面貌?讓學生先作思考,接著以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著裝時注意顏色的搭配為例導入,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為新課的展開作好了輔墊。
一堂完美的課,不僅開始要引人入勝,而且結尾要余味無窮,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回憶,激起學生對下一次課的強烈欲望。我在上《人與自然——美麗的西湖》一課時是這樣結課的:“今天我們學習水彩畫的基本技法,畫了一幅水彩風景畫——美麗的西湖。星期天,你可以背上畫夾去寫生,去把我們潮州的山山水水也描繪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回來后給你的親朋好友看,并對他們說:潮州真的很美,潮州是我們的家鄉,愛護要靠大家,潮州的山美,水美,人應該更美。”這樣的結課使學生感到“言已盡而意無窮”。
四、重視輔導環節,優化教學結構
輔導是教師對學生在完成課堂作業過程中的具體指導。美術課一般要求教師在15—20分鐘內作少而精的講解示范,余下的20—25分鐘是學生實踐操作。所以,輔導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師應根據本節課所授內容,導之有方地讓學生在練習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溶進自己的審美情趣;對學生在實踐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給予點撥 ;對個別學困生要給予啟發提示輔導,對優秀的作業,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并可讓該生談談其作業的構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學從中得到啟發。此外,由于作業時間較長,課堂氣氛容易顯得沉悶,為使學生保持愉快狀態,作業時可播放一些優美抒情的音樂,配合美術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來感染學生,調動學生追求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激情,從而達到培養學生作畫興趣和能力的目的。實踐證明,在教學中把音樂和美術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音樂情景激發學生情趣,學生的思路開闊了,思維活躍了,課堂結構也優化了。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