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教學工作者在教育方法上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意識上也有了不斷的認識和進步,就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情景化、實效性教學這一課題,結合多年的從教經(jīng)驗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策略;情景教學
思想品德設立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陶冶道德情操,培養(yǎng)道德品質,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道德意識,因此教師就要避免進行空洞無聊、枯燥無味的說教,而應該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貼近學生生活,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以生活情景進行課堂導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形式比較單一,久而久之就使學生對于思想品德課堂產(chǎn)生一定的厭惡感,對于思想教育工作的進一步展開形成阻礙,因此,教師要在授課的過程中增加教學內容的親切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貼近生活的教學案例,進行課堂導入,學生對于生活化的案例非常熟悉,自然會融入當中,達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我換牙了》這一課的時候,我會在課前讓學生張開嘴,同桌互相觀察一下對方的牙齒情況,學生就會一下子集中注意力,會互相討論,這時候再進一步展開教學內容,課堂氛圍和效果就會好很多。
二、以生活案例進行課堂講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奇是學生進行一切知識學習的基礎,沒有好奇心驅使的學習并不是真正的學習,而是一種被迫接受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將課堂案例生活化,就會引發(fā)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從而使學生對于思想品德的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好奇心,為課堂教學的進一步進行奠定良好的氛圍和學習基礎。教師在實施生活化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以生活的案例對課堂內容進行深刻講解,讓學生對于知識點理解得更為透徹,例如,在學習《家人的愛》這一課時,我會給學生播放父母給予我們關愛的相關影片,通過視頻讓學生了解家人給我們的溫暖,從而學會感恩。通過多媒體的教學,避免了僅僅通過教師自己口述的方式,空洞地闡述家人給我們的愛,同時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一箭雙雕。
小學思想品德生活化的道路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作為教育教學工作者,要不斷地為之做出貢獻,使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羅梅.小議小學思想品德生活化的教學方式[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3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