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英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數學是一門有創新內涵的學科,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認知、理解、掌握、應用這四個層次的教學要求中,都含有大量思維能力的創造力培養因素。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抓住小學生單純、幼稚、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激勵和引導學生敢想、敢說、敢做,發揮其創新潛能。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素質
我們是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在小學教學中應具體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切實加強雙基教學,實現真正意義的理解、掌握和創新應用
學生的創新離不開基礎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與培養素質是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所以,數學教師首先還必須扎扎實實地加強雙基教學,否則,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便是無本之木,培養就是一句空話。
二、以“學生發展為本”,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要求我們在備課時要備教材、備教師、備學生。但是,備學生不僅僅是指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能力,更要注意怎樣觀察、了解學生,把握學生的個性差異,著力培養學生“怎樣提問”“提問什么”“如何解決”等等能力。教師應善于捕捉最佳時機,對學生的認識過程給予及時的幫助、服務和協調,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結合數學知識廣泛的應用,誘發其思想情感,使學生迸發出創新的欲望
日常生活、生產建設和科學研究離不開數學,但小學生接觸的范圍大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此教師應引導學生走向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外活動,提供學生的創新機遇。多開展一些諸如“自由市場一日游”“蔬菜大比拼”“話說三角板”等活動,如后者就要求學生以三角上的數學知識為題,進行演講,通過演講活動,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米、分米、厘米、直角、銳角、鈍角、內角和邊、對稱等數學知識。這樣,綜合性地展示數學知識,使學生眼界大開,增強了數學興趣,提高了分析、綜合、判斷能力,發揮了創造能力。
我們數學教師的創新意識不要束縛在當前的狀態下,從我們的思想、教育理念出發,敢于接受現代教育新理念,敢于在我們的教學中去創新、去創造;在思維方式上,要有屬于我們自己的思維與方式,有敏銳的觀察力、果斷的判斷力及靈活的反應能力;在道德情感品質上,面對困難不退縮,不屈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與信心。引導我們的學生去積累豐富的數學知識,并能夠在實踐中廣泛運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田虹.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J].青春歲月,2014(07).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