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小琴
摘 要:隨著我國與國際接軌進程的加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也同步對于學生的口語能力有了更高的標準,然而農村學生的英語口語的現狀不容樂觀。近幾年,觀察且分析了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就這些問題從學生方面、教師方面及思想觀念方面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對策
口語是人們展開交流溝通的主要途徑,口語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然而對許多農村初中生來說,英語本身就是一門比較薄弱的學科,英語口語更是其學習過程中的難題。不難看出,我國城鄉間初中生英語口語的教學水平有著十分大的差距。
一、農村初中英語口語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方面
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中存在問題一部分原因在于學生本身。主要表現為三個點:學習動機;心理障礙;個性差異。第一點,學習英語口語的動機是決定學生學好英語口語的關鍵,農村初中生對英語口語的學習動機普遍相對偏弱,認知不夠,缺乏學習的熱情和興趣。第二點,心理障礙也是導致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偏差的自身因素,部分農村初中生存在膽怯的心理,口語表達過程中容易緊張,語無倫次,越是害怕、緊張就越不敢發言訓練口語,久而久之,英語口語自然提升不起來。第三點,由于學生個性有所差異,所以課堂表現及英語口語表達過程中也不相同。性格外向的學生更愿意表現自己和鍛煉自己,相反內向一點、基礎差的學生鍛煉的機會較少,英語口語表達過程中經常會不自然和緊張,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性格內向的學生英語口語相對較弱。
2.教師方面
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問題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師。一方面是農村教師資源短缺,很少有大學生愿意到農村任教,許多農村極其缺乏專業畢業的人才。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的英語口語水平較低,同時又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口語能力培訓,嚴重影響到農村初中生的英語口語水平,阻礙了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教學方式不當且方法過于單一。由于英語是一門語言課,因此英語口語教學相對其他課程有其特殊性,并不能完全靠教師一個人講就能讓學生學好這門語言課,但是在農村就經常會出現這種狀況,教師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僅僅靠自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教學。在英語口語課堂上,大多數英語教師都不重視改變教學方式,單一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厭煩。
3.思想觀念發面
我國農村學校對英語口語的重要性認識普遍薄弱。盡管新課標實施了好幾年,可是貫徹不夠,許多中學在課堂和考試中,尤其是在農村,對于英語口語的涉及較少,多存在重讀寫、輕聽說的觀念。許多農村中學都沒有建立口語測試的機制。同時,不僅是學校和教師存在認識度不高的問題,大多數學生也認為讀寫遠比聽說重要。因此,農村初中英語口語存在問題的一部分原因來源于教育工作者對英語口語的思想觀念方面的不成熟。
二、解決農村中學英語口語問題的對策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動機
由于學生英語口語的水平與學習動機有很大的聯系,所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動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英語口語的水平。因此,農村中學教師應該指引學生建立正確的目標,同時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運用新型的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對英語口語的學習動機,讓他們對英語口語感興趣,使得英語口語生活化。
2.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消除學生心理障礙的最佳方式就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英語口語課堂上唯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營造一個濃厚、輕松的學習氛圍,這種氛圍無形中讓學生打開心懷,另外,當學生喜歡一個英語老師時,他們會覺得這門課有魅力,就如古語所說“親其師,信其道”。這種來自于內心的喜愛使得學生想開口、敢開口,無形中消除了學生的恐懼英語口語的心理障礙。
3.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
解決英語口語問題的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因材施教。農村中學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分別培養并提高其英語口語的能力。
4.壯大師資力量
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相關部門應該出臺相關政策來引入專業的英語口語教師,除此之外,更應該采用適當的激勵方式挽留這些教師。另一方面,還應將現有教師培養成專業教師,這需要學校定期展開培訓。壯大師資力量需要政府、學校和教師共同努力。
5.改善教學設備
許多農村學校的教學設備十分簡陋,要提升農村中學英語口語的水平,必要措施是加大各級政府投入,完善農村教學設備。另外,農村初中教師更要充分、合理運用教學設施,提升學生英語口語水平。
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但是出現問題就一定有辦法解決。面對問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正視它、認識它、解決它。農村英語口語教學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需要政府大力支持,教師循循善誘,學生持之以恒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周志紅.淺析新課改環境下初中英語口語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17).
[2]陳曉婷.英語教學如何平衡“輸入”與“輸出”[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03).
編輯 王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