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方式,并賦予職業和職業教育新的內涵和要求。在全球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大潮流中,促進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尤為重要。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已經寫進了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2015年的工作要點,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進入了穩步推進階段,而近期發布的《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更是有力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的良性發展。
早在2012年,教育部為推進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教育信息化的總體部署,組織編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同年,發布《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同時期,實施了國家示范性職業學校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計劃,創新共享機制,促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近年來,國家教育部門一系列的舉措,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教育部發布的《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通知中明確表明,要形成共建共享機制,將數字校園建設作為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抓手。數字校園建設與應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適應了社會和職業的信息化要求,同時也延伸了職業教育的辦學空間。職業教育的教學活動除了發生在校內的教室、實驗室、實訓室等傳統教學環境和校外的工廠、車間、酒店、醫院等職業活動場所中,也發生在基于信息技術的網絡空間中。依托數字校園,構建基于網絡的跨越學校、企業和社會的辦學模式,是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途徑和方向。
數字校園是指以網絡為基礎,利用信息技術將學校的主要信息資源數字化,并實現網絡化的信息產生、管理、傳播和使用方式,從而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的校園環境。職業院校數字校園不僅僅是信息化技術系統的建設,更重要的是突出機制創新,新發布的《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就非常重視職業院校信息化組織結構與體系的構建,同時強調,職業院校數字校園的實施要秉承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理念,注重學生信息化職業能力的全面提升,增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與素養,促進職業院校改革與發展目標的實現。
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是一個持續優化和完善的過程,需要制訂工作推進方案、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總結借鑒先進經驗、吸引多方力量參與、形成共建共享機制等多措并舉,合力推行。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的穩步推進與落到實處,能有效促進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拓展對外服務范圍、增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風好正是揚帆時,在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浪潮中,職業教育這艘大船裝上信息技術的引擎,將乘風破浪駛往金色夢想的彼岸。
責任編輯 魏家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