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雯等
摘 要:根據當下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困難形勢,社會各界及國家相關的政府部門都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這些政策當中就提到了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就業的重要增長點。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更多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就已經開始了自主創業。通過問卷調查和深刻的分析后該文從政府,學校,大學生自身三方面對大學生在校內創業期間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 校內創業 扶持 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b)-0239-02
大學生校內創業一直都是一個頗受市場關注的話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也紛紛表現出了對創業的渴望,該文對上海高校大學生校內創業的現狀,大學生在不同行業的創業立項方向和發展形勢,大學生校內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出了精煉分析,以及針對大學生校內創業中的問題提出了建議。這些其實都是許多想要創業的同學長期關注的。該文會通過更多的調查數據來給大家呈現一目了然的創業趨勢等相關問題。
1 相關概念
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為支持大學生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對打算創業的大學生來說,了解這些政策,才能走好創業的第一步。目前扶持內容基本如下。
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后2年內自主創業,到創業實體所在地的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注冊資金(本)在50萬元以下的,允許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資金不低于注冊資本的10%(出資額不低于3萬元),1年內實繳注冊資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內分期到位。
大學畢業生新辦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準,免征企業所得稅兩年;新辦從事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準,第一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新辦從事公用事業、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游業、物流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準,免征企業所得稅一年。
針對上海大學生,政府可以提供貸款金額:5萬至30萬元。另外還專門設立了大學生創業“天使基金”。
2 調查統計與分析
2.1 樣本特征
該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0份,其中紙質問卷300份,網絡問卷500份。有效問卷685份。其中問卷樣本總體特征如下。
主要樣本對象為上海高校在校大學生,其中男生467人,女生218人,男女生比例7∶3,其中重點及一本類院校生173名,二本類院校289名,三本類院校223名,比例約為3∶4∶3通過此次調查統計,我們發現以下三個特征:(1)男女性別比例差異明顯,男生比例高于女生。(2)大二學生占絕對優勢。隨著年級升高創業想法逐漸遞減。(3)二本三本學校創業人數較多,一本及重點院校創業人數較少。但一本及重點院校的創業項目較為先進。
2.2 樣本分析
從調查數據來看,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的的大學生對于創業了的理解更傾向于網絡創業,傳統零售商鋪市場受到擠壓。大學生群體中對于校內創業的支持度較高,近半數同學有開展校內創業的想法,而大學生校內創業的目的大多集中在獲得額外收入及個人興趣。也可以看出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更多的同學將目光轉移到校內創業這一新興項目中來。
2.3 創業相關分析
在我們所調查群體中對創業概念的理解有以下幾個方面:認為創業是開辦一個企業有114人,占總體的16.6%;開辦一間零售商鋪的有123人,占總體的17.9%;開發一項前沿的科技產品的有92人占總體的13.4%;開辦一家網店的有356人,占總體的52.1%。而其中有半數以上的人有過創業想法,創業的目的大致有以下幾點:
賺錢,有188人選擇是以賺錢為目的,占總體的27.4%。
積累社會經驗,有102人選擇創業是為了積累社會經驗,占總體的14.9%。
展示自我能力,有123人選擇,占總體的17.9%。
一時興起,有174人選擇,占總體的25.4%。
替代找工作的壓力,有98人選擇,占總體的14.4%。
根據我們的調查,當代大學生校內自主創業主要分為四大類:零售、網店、校內小店、網絡營銷。下面我們來談談大學生們在各種不同的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機遇分析。
首先,面對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壓力,社會各界及國家相關的政府部門都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這些政策當中就提到了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就業的重要增長點。其次,大學生受到相對較高的文化教育,是一個知識和智力都相對密集的群體,當前嚴峻的就業壓力以及其實現自我價值的自我意識極容易激發自主創業的熱情。當前傳統的商場直銷經營模式已經不能夠很好的滿足人們的生產需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產力水平逐漸提高,科技產業飛速發展,電子商務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以及良好的市場前景,大學生網絡信息能力強,能夠很好的運用網絡來開展創業活動,網絡創業簡單便捷,在信息時代的趨勢下,大學生借助網絡開始自身的創業之路。而隨著創業的開展逐步顯現出來一些需要重視的問題及情況。對于創業者自身來說,有以下幾點:大部分人的想法飽滿卻缺乏實踐,動手能力不足。對待創業不夠堅定,在創業的人群中,許多只是一時的感興趣或者想通過創業獲得鍛煉與發展,對創業成功的欲望并不高,而導致其創業不能進一步發展。缺乏市場經驗,在營銷及推廣方面沒有經驗,無從下手,即使開始了創業也沒有顧客群。
關于外界因素有以下幾點:大學生生活費有限,資金籌集十分困難。即便籌集上資金了也難以從供應商那里拿到質量好的,價格便宜的貨物,供應商普遍的認為大學生難以成為穩定的合作伙伴。大學生群體想象力豐富,個人想法多,很有可能導致創業方向不明確,匆忙選擇創業項目,盲目樂觀,忽視創業當中的困難及挑戰。大學生還相對于處在較為單純的社會環境中,缺乏經驗,社會關系簡單,不利于開展多方聯系,合作關系不穩固。
3 建議對策
經過綜合分析后我們發現作為大學生想成功的創業絕非易事,成功的道路上布滿荊棘,而如何披荊斬棘開拓出一條創業大道呢?該文從政府,學校,學生自身三方面給出建議。
3.1 政府大力支持,開拓新政策
大學生的事業發展難離政府的支持。如果政府能建立創業服務體系。設立創業基金,發放創業貸款,使大學生創業能夠通過政府的引導獲得貸款,從而順利啟動資金。那么在創業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難題資金問題就將得到解決。政府也可以加強宣傳力度,積極營造支持創業、鼓勵創業、保護創業的社會輿論環境;積極宣傳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扶持政策;積極策劃開展“創業論壇、創業設計大賽”等創業主題活動。
3.2 校方對學生創業提供幫助
學校建設創業師資隊伍。創業教育師資的培養、教師隊伍的素質與水平決定教育活動中人力開發的質量和效率,一方面要加強對專職創業教育課程教師的培訓;另一方面,要注重吸納創業成功人士作為兼職教師。在師資培訓過程中,應圍繞教師創業體驗的獲得、學習有關創業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和組織教學的知識技能、組織教師定期參加創業組織和協會活動或企業家交流創業經驗的活動三個方面進行。在校內的店鋪招租時優先考慮本校的學生,并且給本校學生校內創業一個前期的租金優惠模式。
3.3 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學生自身素質是所有問題中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明確創業動機。一定要考慮好自己的創業動機,弄清自己為什么要創業,了解自己的個性特質,要明確自己的創業動機是清晰、明確的。第二提高自身素質。大學生自身素質提高是大學生創業成敗的決定因素。第三豐富社會實踐經驗。創業前利用兼職等機會進行大量的社會實踐經驗積累,這對于在校大學生今后的創業大有裨益重中之重的是樹立良好人際關系。成功創業來自于70%的人際關系+30%的知識。在創業資源中,人際關系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想創業,就必須廣交朋友,積累各方面的資源。
4 結語
創業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一個具有創業愿望的大學生能否最終走上成功創業之路,與他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在激烈的挑戰和競爭中勝出有著直接關系。在就業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大學生應該首先樹立賺第一分錢,而不是一創業就必須挖到一桶金的觀念。大學生面向基層創業、就業是大有可為的,特別是在學校為我們提供優惠的政策的情況下,客觀上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好的土壤,大學生“在市場經濟的大潮里暢游一番”,可以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提高創業實踐能力。體驗創業、學習創業與實踐創業,是大學生成功創業的三個連續階段。事實證明,大學生有益的創業活動,將會成為真正發揮自己的才華、展現創新思維和個性特點以及充分認識社會的一個大好機會。抓住機會,迎接挑戰,愿創業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美好明天!
(指導老師:韓棟)
參考文獻
[1] 廖麗金.大學生校內創業實訓模式初探[J].思想理論教育:上半月綜合版(指導老師:韓棟),2011(8):77-80.
[2] 李楠.基于信息不對稱之下大學生校內創業市場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4):114-115.
[3] 王瑞耀,秦衛東,章雪穎,等.大學生校內創業園區創業模式研究[J].華人時刊(中旬刊),2012(6):170.
[4] 龍煉,唐茂玲,覃振昌,等.論校內大學生自主創業[J].科技創新導報,2012,(10):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