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奮
【摘 要】作業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課內知識的外向擴展,也是反饋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新課標的實施給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單一的作業形式和只求量不求質的作業布置已不能完全適應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需要。反思現狀,面向未來,怎樣通過優化學生作業設計以有效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是所有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本文作者根據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文設計的現狀,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就如何有效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進行探討,以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業設計 優化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持續深入推進,學校各科課堂教學都在不斷地追求創新,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教學創新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作業設計的優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為鞏固課堂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語文素養提供平臺。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突破傳統的作業設計模式,在作業設計中應適量適度,注重作業的趣味性、開放性和多元化,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鞏固和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那么,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加強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一、尊重個體差異,作業設計階梯化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由于受文化環境、生活環境、學習習慣及思維能力的影響,學生在知識基礎、智力發展水平和個性特長等方面各不相同,單一的作業布置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這種情況發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改變傳統的單一作業設計方式,設計作業應階梯化,盡量讓各個層次的同學都能獲得輕松愉悅的作業體驗,在不同起點上獲得最優發展。需要注意的是,無須點明什么層次的學生必須完成什么層次的作業,學生在完成相應層次的作業后可以挑戰更高層次的作業或完成感興趣的某部分作業。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一課時,我把作業設計成低、中、高三個等級,低層針對學困生,作業設計為: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默寫詞語;中層針對中等生,作業設計為:背誦并默寫課文,摘抄喜歡的句子并仿寫自己游覽過的風景區;高層針對優等生,作業設計為:背誦課文并完成課后練習,搜集其他風景區的資料并寫導游詞,搜集描寫我國山河景色的詩句并背誦(可試做分析)。布置完作業后,我要求學生選擇性完成,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目標,又發展了學生個性。
二、增加趣味性,作業設計多元化
小學生天性愛玩,而傳統的作業設計千篇一律,多為單一的機械性的書寫或背誦,導致很多學生不愿做作業,完成作業消極散漫。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考慮到小學生的特殊心理特點,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應講究趣味性,拓展作業形式,不拘泥于每節課堂的教學內容,寓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于趣味性的練習之中。作業設計形式可以嘗試自我選擇性作業、人文作業、多層次性作業、操作性作業、趣味表演性作業、實踐性作業等。如觀察性作業,養蠶寶寶、種蒜苗,觀察生長狀態,寫觀察記錄;趣味性作業,成立童話故事小組,收集排演童話故事;競賽性作業,賽詩會、朗讀比賽、成語接龍等;游戲性作業,猜謎語、看圖說話、對對聯等。這樣不僅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還有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的不斷提高。例如教學《駱駝和羊》一課時,布置表演性作業,讓學生自由組合,或老師根據以好帶差合理分組,小組創作劇本、排練、表演。學生們積極性很高,有幾組同學的劇本里出現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不可貌相”“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等熟語。事實證明,這樣的作業比單純的語言文字理解更深刻。
三、注重實踐體驗,作業設計生活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手操作可以刺激個體的大腦皮層,發展腦功能……”小學語文是與小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文實踐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知識不斷更新、層出不窮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新型作業設計的理念引導下,嘗試實踐體驗性作業。為此,我們應多了解孩子們的世界,在設計作業時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將作業拓展到小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因為這種實踐體驗性作業通過解放小學生的大腦、雙手、眼睛、嘴巴、時間、空間,可以引導他們將獲得的知識和經驗用于實踐,并在實踐中“盤活” 知識,自主思考,勇于創新。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第四組課文《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時,我的作業設計為:一、認真比較不同作家在寫動物上的不同特點,觀察自己家的寵物或由父母帶領去動物園觀察自己喜歡的動物,把觀察到的講給父母聽,并寫下來,注意對動物特點的描寫,注意表達出真實情感;二、扮演小記者,采訪同學喜歡的小動物,學習同學的長處,試著提出修改意見,并根據自己的收獲修改自己的習作。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觀察力,也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還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除了上述幾種作業設計形式,小學語文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設計一些其他形式的作業。但要注意的是,作業設計形式要善于創新、勇于創新,這樣才可以充分調動孩子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發揮作業設計應有的功能,提高語文作業的實際價值,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
【參考文獻】
[1]宋克平.暢談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做好小學語文作業設計[J].語文學刊,2014(3):147-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