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富麗
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使大腦處于最活躍狀態,能有效地啟動人的各種感覺器官,增強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力;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抑制學習中的疲勞和困苦,保證精力的旺盛與思維的敏捷,讓學生在愉快的、積極的、主動的氣氛中進行學習,使學生“樂在其中”,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我愛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數學老師,應努力使學生熱愛數學。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教師自身的情感、修養、品質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良好的情緒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催化劑。我傾注滿腔熱情,以飽滿的情緒、生動的語言去創設一個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學情境,吸引每一雙天真的眼睛。當學生與我的情緒產生共鳴、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時,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都能得到發揮,從而自覺自愿地主動地進行學習。
二、創設符合學生特點的情境
設計情境已引起普遍重視,越來越多的老師在設計課堂時都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兒童化,增加學生的感性經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所謂 “ 問題情境 ” 生活化,就是把 “ 問題情境 ” 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逐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真正看到、聽到
在教學中,教師單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功夫還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還應充分利用直觀教學的各種手段。 “ 直觀 ” 具有看得見、摸得到的優點; “ 直觀 ” 有時能直接說明問題,有時能幫助理解問題,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無窮的樂趣 。
例如,在教學《立體圖形的認識》 時,我讓學生帶了很多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立體幾何圖形的物體。通過分類,找出共同點以及不同點,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學生很容易就能明白長方體、正方體等的特征了,而且能再把所學知識再返回到生活中去,告訴爸爸媽媽牙膏的包裝盒是個長方體了。
另外,使用適當的教具輔助教學,也能將枯燥的數學寓于情景之中,吸引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從而使學生主動地獲取新知識。
四、加強操作,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 “ 智慧的開放是在手指上的。” 足可見操作的重要性。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操作外部活動向內部活動轉化的杠桿,順應了學生好動的特點,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嘗到了學習活動的樂趣,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不斷地增強學習興趣,提高理解能力。
重視學習結果而輕視學習過程,這是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弊端,導致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的匱乏和學習興趣的低下,同時有意無意壓縮了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只注重結果的做法導致學生學習知識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明顯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就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我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來進行多種形式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不是消極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覺的積極的參加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與水平狀況,創設符合和適應學生學習的情境,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去獲取知識,自覺地訓練技能,以達到教學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真理,掌握規律,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展多種思維方法和多樣的學習方式。這樣,學生既增長了知識,又發展了思維能力,增加了對數學的興趣。
五、多關心數學基礎差的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和體驗。情感具有動力、調節、感染、遷移等多種功能,并且具有兩極性。積極的情感,可增強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動的能量,促使人們積極地行動,提高活動效率;消極的情感,可減弱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動的能量,使人行動消極,從而降低活動的效率。因此,要多關心學困生,多與學困生談心,不歧視冷淡學困生,增加對學困生的感情投入,使學困生由厭學化為愿學、愛學、樂學。
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分檔提問,及時對差生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困生有機會表現自我,回答力所能及的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我在教學中對學困生堅持“低起點,小步子”,使學生跳出惡性循環的怪圈,以小步子前進,將挫折的頻率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長期保持一種充滿自信、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誘導他們發揮潛力。
六、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夸獎,希望被鼓勵,初中生也不例外。表揚是老師對學生一種肯定,是學生成功的一種標志。 “得到表揚 ” 是每一個學生的共同的心理特點,我在教育教學中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表揚可以用點頭表示肯定、贊許,用鼓勵的話來激勵。我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加以肯定,增加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
總之,學生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學習的主體。我在傳授知識、技能時,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自己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生有進行深刻體驗的機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