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
自信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人們行為的內在動力,使人自強不息,積極進取。它既是生存的本領,成長的基礎,也是啟智的動力,成才的關鍵,成為人們終身受益的法寶,用之不竭的財富。對于正在成長的學生來說,心理品質正在形成過程,可塑性很強,特別是小學階段,是播種“自信”種子的最佳期,我們不能錯過對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應該讓自信伴隨著學生成長。那么,怎樣對小學生進行自信教育呢?
一、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自信教育
在小學生自信教育中,應把課堂作為實施的重點,努力構建自信教育的課堂,讓學生自信學習,學習自信。課堂是學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場所。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表現自己存在的價值是每一個學生的本能需要。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大膽質疑,大膽探索,這就需要積極、及時的正面評價,使學生有積極的情緒體驗。教師注意鼓勵幫助學生,看到他們的進步,使每個學生感到:老師在期待我。教師運用“無錯原則”,允許、容忍學生在求知過程中的錯誤,讓敢于發言的同學毫無遺憾地坐下,讓每個積極參與的同學都畫上滿意的句號;運用“反饋原則”,對學生的參與、質疑給予及時評價,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注意給每一個學生表現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嘗到成功的喜悅。一個充滿自信的學生才敢于探索,勇于進取,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卓有成效地學習,不斷從成功走向成功。課堂自信教育應依據現代教育的新的三級目標層次,優先重視小學生自信心及良好行為的培養,課堂教學以學生的自信心發展為中心,展開課堂教學過程:激發與樹立自信、維持與發展自信、強化與鞏固自信。在這種課堂上,我們在優先重視學生自信心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探究知識、培養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開發學生的潛能。
二、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
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平等是每個學生的權利。平等有兩個內涵:一是教師與學生間的平等,二是要為每個學生提供平等參與、平等展示的機會,教育的平等就在于此。我們學校的小學生就擁有很多權利,如當中、小隊長,當日查小組長,當升旗手,當主持人,當值周學生,當播音員,當領操員,當校園之星等。其中,當隊長是每個學生的愿望,隊長在小學教育中應是學生學習管理,學習服務,表現自我,增強自信的“載體”,每個學生都應有當隊長的體驗,而這種體驗會使他在成年后引為自豪,擁有更多的自信。還有做領操員,對我們成年人來說沒什么,而作為一名小學生站在操場上,面對幾百上千的學生,沒有勇氣是不行的,那種感受,那種鍛煉,絕不是說教能代替的。
三、學會賞識每一個學生
渴望賞識,是每個兒童的天性。每個學生都期望得到父母和教師的肯定。成功需要激勵,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學會利用表揚的方法,用欣賞的眼光對待每一個學生。每個小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看到他們的長處和優勢,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相信自己是一個好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讓他們在一定的公開場合“亮相”。當他們取得成功時。哪怕只是微小的進步,我們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千萬別小看表揚的作用,他能鼓勵學生更有信息,鞭策學生向更高的目標不斷進取。
四、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地表現“我能行”的機遇;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到安全、平等、民主。教師要用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愛心點燃起學生心中自信和進取的火花,努力為他們創造一個寬松的支持性的成長環境,從心理上,行為上,給予充分的支持、鼓勵。為學生的成長創設一個歡樂、和諧、寬松的環境氣氛,幫助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再創造”是活動的靈魂,要讓學生擁有創造的權力,給學生留有創造的時間和空間,使其獲得創造的體驗,得到鼓勵、啟示,引發創造的興趣,從小敢于創新。
五、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教師的自信對小學生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與小學生的接觸過程中,從教師的言談舉止中流露出的自信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每一個小學生。所以,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己就是一個充滿自信心的人,為學生作好榜樣。
信心是命運的主宰。每一位教師都要用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愛心點燃學生心中自信和進取的火花,讓自信伴隨學生快樂的成長。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幫助學生揚起自信的風帆,才會讓學生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信心百倍的闊步發展。
參考文獻:
王光道.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師之友.1994(07).
?誗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