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萍
摘 要:古人說:“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學數學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質疑能力,充分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主動性,對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尤為重要。
關鍵詞:數學;質疑能力;小學生
質疑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的過程,教師應有意識地營造氛圍,培養小學生敢于向老師提出質疑,敢于對書本知識提出疑問的勇氣和興趣,鼓勵他們積極展開討論、爭辯,保持積極探索的學習心態。
一、營造氛圍,鼓勵質疑
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樂于思維,敢于質疑。至于質疑什么以及質疑是否有道理并不重要,只要提出的質疑有根據,目的在于探求真理,教師就應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面對學生的質疑,并允許質疑“出錯”。在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時,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長方形,請一位學生上來計算它的面積,這位學生看了看,問:“圖形上又沒有標注長和寬,怎么計算面積?”我問:“有什么辦法解決呢?”學生展開討論,有的學生建議只要動手量出長和寬,就能算出長方形的面積。
二、創設情境,培養質疑
數學情境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的橋梁。好的質疑情境,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聯想豐富,容易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感受和興趣,更加自主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如,在教學“元、角、分的認識”時,我創設了一個“購物商店”,擺放了若干學習用品,請幾位學生分別當售貨員和顧客,進行模擬購物活動。有的學生就對每一種標價表示幾元幾角幾分有了疑問。通過模擬購物,學生學懂了元、角、分的知識并學會了實際應用。
三、善于發現,大膽質疑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教師要根據小學生好奇的特點,有意識地設置矛盾,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探索。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就有學生發現和之前學過的“商不變性質”兩者在敘述上有區別:分數的基本性質敘述為“分子和分母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分數大小不變”,而商不變 的性質敘述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這位學生的提問激起了學生探究的興趣。通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學生弄懂并掌握了這兩個性質。
參考文獻:
[1]李斌.敢問能問善問: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安徽教育:半月刊,2003.
[2]李其海.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幾點做法.山東教育科研,2002.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