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 要:數學課不應只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要敢于放手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同時注重學生多向思維的開發。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學會學習;興趣;方法;多向思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埃德加富樂先生預言:“未來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又不會閱讀的人,未來人才的科學文化素質除了豐富的知識積累外,更重要的是關于結構的知識,即善于為自己建立解決問題的最佳的知識結構和較強的處理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見,教育的功能和培養目標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著重要的變化。如何指導學生真正學會學習,從而提高他們的素質,使他們的知識和智能在發展過程中獲得良性循環,知識和能力得到辯證統一,乃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深刻認識的問題。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做法:
一、要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必須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碑斎唬瑢W習也不例外。學習興趣是學生渴求獲得知識、探究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是學習活動最直接最活躍的推動力。學生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學習的愿望和動力,才會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比如,教學冀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照相問題》一課時,在學生經歷了結合生活中照相、比賽排名次,探索交流簡單的排列組合規律的過程之后,我適時提出:“請大家用‘孫、行、者這三個字給孫悟空取名字,看能給它取多少個名字?試一試?!币皇て鹎永?,學生饒有興趣地在好奇中進行思考,在思考中學會學習。
二、要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必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薄皸l條道路通羅馬”,但并不是每條道路的長短都一樣,學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并不是每種方法都適合每個學生。教學是面向全體的,一般的方法必須教給學生,個別、特殊的方法有賴于其他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求萬以內數的近似數”時,教師可教給學生勾劃的方法,即“一劃”,劃出尾數;“二找”,找出尾數最高位上的數;“三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數。學生如能熟練掌握以上“三步法”,那么在今后學習億以內數、比億大的數及小數的近似數時,教師只要稍加點撥,學生便不講自通了。正如呂叔湘老先生所言:“教學,就是‘教給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p>
三、要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必須敢于向學生“放手”
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碑斝『⒆訉W會自己走路,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的時候,大人就樂在其中,老師也就樂在其中了。這里有一個敢于“放手”的問題。教師要徹底更新教學觀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機會,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些表現的空間,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些成功的體會。
例如,在教學“數的整除整理復習”時,課前我放手讓學生自主整理相關知識點,初步理清知識脈絡;課上重點進行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展示各自的整理思路、方法和整理結果,并對他人的觀點作出分析和評論。因為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課前給學生布置作業時,我并沒有要求學生把“數的整除”中的所有概念一個不落地進行整理,而是要求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識系統地整理,這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每個學生的切入點也有所不同,課堂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有的孩子設計出花繁葉茂的花盆形狀的圖,有的孩子設計出了從整除出發,每個知識點像垂柳的圖,有的孩子把因數、倍數的有關內容設計成了“仙人掌”圖,還有樓梯圖……這樣的課堂為不同學生學不同數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的思維和成果能被整個集體所共享,即全體學生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而對學生的個體而言,通過與他人討論交流,認知結構的缺陷得以彌補。大膽放手,復習課也精彩!
四、要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必須開發學生多向思維
在教學實踐中我十分注重引導學生對某一問題從多角度去思考,善于開發他們創造性的多向思維。例如,為了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可以給出一些比較靈活的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16-9=( )時,學生可能想到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種,一個一個地減;
第二種,想加算減,因為9+7=16,所以16-9=7;
第三種,把16分成10和6,10-9=1,1+6=7;
第四種,把9分成6和3,16-6=10,10-3=7;
第五種,把16分成10和6,把9分成6和3,6-6=0,10-3=7;
……
顯然,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不一定都是老師的“最佳答案”,即使有的解法不是很簡便,但畢竟是學生自己動腦想出來的,它閃耀著創新的火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善于引導學生自己動腦想辦法,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這比向學生傳授一堆知識更重要。學生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學會學習的方法將會是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生財富。
學會學習是學生生存與發展之本。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影響,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只有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這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務,也是我們教育的最新目標。只要我們去努力,我們的目標一定就能達到。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