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華
摘 要:隨著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和優化,對于教學目標也有著更全面的要求。學生通過語文學習不僅應當能夠掌握教學內容,還應當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從而為長遠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教師是語文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應當以更加先進長遠的眼光看待語文教學,深入研究教材,促進語文教學的優化,推動學生的語文學習進步。一文多讀意味著語文教學的高效率和高質量,要求教師以更嚴謹的態度對待語文備課和教學,引導學生全面的理解教學內容。
關鍵詞:一文多讀 高中語文教學 運用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c)-0171-02
一文多讀是對語文教學的優化和改革,要求教師仔細研讀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從而引領學生高效率的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這不僅有利于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進步。因此教師應當領略一文多讀的深意,并采取有效措施將一文多讀運用于語文教學中。該文從多方面詳細指出了一文多讀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同時也提出了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一文多讀。
1 一文多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一文多讀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幾年來語文教學也在不斷改革和優化中,運用一文多讀能夠推動語文教學的深化改革。一文多讀能夠讓教師更加全面的授課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一文多讀能夠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閱讀和了解文章,不僅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的進步,還有利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1.1 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教學質量不僅影響著教師教學進度的快慢,同時也反映著學生學習狀況的好壞。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僅能夠保證教師按時完成教學任務,還能夠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進步。一文多讀的運用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首先,一文多讀能夠讓語文教學更高效。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秉持一文多讀的理念能夠讓語文教學更加全面,從而能夠盡可能的交給學生給多更全面的知識,從而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其次,一文多讀能夠讓學習學習更高效。語文教學是針對學生的教學,其主要目的就是教授學生知識。一文多讀能夠讓學生多方面多方位的理解教學內容,從而快速高效的掌握所學知識,這無疑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一文多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1.2 有利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當今時代所倡導的教育是素質教育,是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語文教學內容中既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也蘊含著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學生通過語文教學能夠培養自身人文精神,提高個人文化素養。一文多讀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語文知識,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首先,一文多讀能夠引導學生掌握豐富的文化歷史知識。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們很大一部分以文字的形式流傳下來。語文教學內容就是它們其中的精華,學生通過一文多讀能夠掌握豐富的文化知識,有利于自身人文精神的培養和提高。其次,一文多讀能夠讓學生學到深刻的哲理。文章講究言之有物,語文教學內容就是如此,其中有深刻哲理和飽滿的感情。學生通過一文多讀能夠深入了解文章,有利于自己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并且能夠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質。因此,一文多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2 一文多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文多讀不應當只是一種理念,而應當被運用與實際教學中,充分發揮其作用。教師是語文教學的組織者,應當秉持一文多讀的理念,改進教學方式,讓一文多讀與語文教學相融合,既推動語文教學的優化,又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
2.1 教師引導學生多層面的閱讀
閱讀的有效性不僅在于閱讀的次數,還在于閱讀的層面,學生閱讀的層面越多方面越深入,對于文章的了解也就越全面。教師作為語文教學的主導者,應當對學生的閱讀給予充分的指導,引領學生有效閱讀,同時也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多層面的閱讀,從而有效運用一學多讀。首先,教師應當讓學生泛讀全文。在教師授課之前,讓學生快速的閱讀課文一遍。這可以讓學生對課文有大致的了解,同時也可以順便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或者句子。其次,教師應當讓學生閱讀課文中的釋義。每篇課文中都有對于課文的作者或背景介紹,還有疑難字詞的釋義,教師應當讓學生仔細閱讀一遍,從而解決自己的疑問,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最后,教師應當讓學生閱讀課后習題。課后習題從側面反映課文的重點以及學生應當掌握的知識。學生閱讀習題以后就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閱讀課文,從而提高閱讀的有效性。教師引導學生的多層面的閱讀,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的把握所學知識,從而有效提高自身學習成績。
2.2 教師引導學生多方位的閱讀
語文教學內容不僅具有言辭上的可欣賞性,其中蘊含的感情和主旨也非常值得深思。學生學習語文不僅要掌握字詞,還應當學會感受文章中的內容,深入的理解文章。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多方位的閱讀文章,從而從多方面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這既有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也有利于學生的情感陶冶。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多方位的閱讀,從而有效運用一文多讀。首先,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每段的意思。文章有很多個段落組成,每段都有其獨立主要的意思。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體會其中深意。其次,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主旨。每篇文章都有一個情感上的主題,教師應該讓學生縱覽全文,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文章,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深意。最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獨特看法。語文教學內容尤其是詩詞,能夠表達多方位的感情,這需要看讀者怎么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不同于標準答案的看法。這既能夠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又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引導學生多方位的閱讀,能夠讓學生深入體會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有積極意義。
2.3 教師引導學生多方面的閱讀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僅學生對于一篇文章有不同的看法,從古至今的文學大家對于同一篇文章又會有不同的見解。同時由于時間太過長久以及一些人的故意改動,文章本身也會有所不同。學生要想學的全,學的精,就要多方面閱讀,從多方面感受和理解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當引導多方面閱讀,從而有效運用一文多讀的理念。首先,教師應當讓學生閱讀不同人物對于一篇文章的不同看法。由于時代,文化個人思想的不同,人們對于一篇文章又會有自己的獨特看法。教師應當讓學生多方面閱讀,體會這些想法,并積極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既可以讓學生多方面的閱讀文章,又能夠幫助學生全面深入的理解。其次,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閱讀對于文章的不同改寫。很多文學大家會改寫文章,為文章注入新的思想。教師應當讓學生多方面閱讀,體會不同的感情,從而激發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教師引導學生多方面閱讀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閱讀和體會文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
3 結語
語文是學生主修的科目之一,它既有利于中國文化的傳承更新,又有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因此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文學習進步有著深遠意義。教師應當將一文多讀理念充分運用于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多方面,多方位,多層面的閱讀,從而有效快速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姬曉鋒.提高西部學校高中文言文教學實效性初探[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09(2):68.
[2] 莊壽強.普通創造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1.
[3] 孫俊三.教育原理[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1.
[4] 付雙秀.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應與時俱進[J].中學英語之友·教育研究與實踐,200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