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琪玲
習題講評課是重要的教學環節,它不僅能使學生掃除盲點、查漏補缺、完善知識結構,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也是優化教師思維品質的重要舉措。如何提升習題講評課的有效性,是我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這幾年通過集體研討、專家引領、組內曬課、研討反思等多種活動再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去進行課堂實踐,對習題講評課的有效性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習題講評離不開理論知識的支撐
習題講評前,要回顧習題輻射的基礎知識。采用的方法是:抽取兩位同學上黑板梳理知識框架,鼓勵學生設計精煉的板書,精煉的板書能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重點難點條理化,知識結構網絡化,課堂氣氛生態化,一定要告知學生用關鍵詞書寫,避免書寫耽誤時間。其他學生互查互糾,上黑板書寫的學生書寫完了以后,要求該生將自己板書的內容“連詞造句”給大家講解,其他同學給予評價,教師進行總結。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通過動態的課堂把學過的內容理解記憶得更加完善透徹。
二、提高講評實效的前提是要找準講點
一堂高效的講評課,要求教師在課前要精心地準備。教師要認真分析試卷中知識點的分布情況、試卷的難易度及所占分數比例,認真統計和分析學生的答題情況。重點要進行錯題統計,對錯誤集中的題目要實行組內集體備課,認真討論和分析學生出錯的原因,并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確定糾錯的方法。另一方面,通過分析試題的命題思路、考查角度和考查意圖,使學生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生通過一道題而得到與此題同類的解題技巧和解題方法,進一步指導學生理順答題思路,提高解題的能力,為后續的學習鋪路。
三、重視學生知識能力形成的過程,努力營造學生獨思和合作學習的氛圍,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上課開始時,要總體上分析測試情況,將習題的答案展示在白板上。展示在白板上比口頭告知的效果好,出錯率高的題目應該用醒目的顏色標注出來。以往我們采取的措施往往是口頭上公布答案后就直接組織學生討論,忽視了學生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其實獨思是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過程。學生的很多錯誤都是可以通過自我糾錯來解決的,這就需要給學生創設一個能夠自我糾錯的環境,使學生能夠反思自己的錯誤,在反思中有所提高。針對獨思后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再組織學生討論,這樣更能激發學生討論的欲望和針對性。在討論的過程中,要明確任務。討論完了以后,每個小組的小組長將小組內沒有解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將共性的有價值的問題篩選出來。以往相當一部分教師就開始講評了,其實教師完全可以大膽組織學生來講題。一般在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下,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是完全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在習題講評的過程中,教師應更加重視學生知識能力形成的過程,以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這需要教師多給學生一些自主探索的經歷,多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的時間。這樣,學生才能多一些對知識的理解和升華,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真正得到鍛煉和提升。
四、及時公布答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為了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保證每門課的學習時間,我校在高一開始實行雙限作業制度。即每門課的作業時間和作業量都是有規定的,政治這門課在保證學生每周有40分鐘的雙限作業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政治課課時有限,不是天天都有課,作業的講評嚴重滯后,學生做題時產生的思維火花和疑惑在講評時已經基本消失。在我校的學生中有80%左右是住校生,為了避免講評嚴重滯后的情況,我只安排30分鐘左右的雙限作業,其余的時間由課代表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并把答案寫在黑板上。住校生用紅筆自主修改,便于教師統計錯題,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講評滯后的問題,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習題的主要功能是矯正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暴露的問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以思維為核心的各種能力。教師要通過講評切實幫助學生準確掌握和運用知識,使學生感到“做有所得、評有所獲”。
編輯 段驍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