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桂沅 冀玉東
摘 要:數字媒體技術的進步對我國動畫產業多元化、數字化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數字動畫是當前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動畫產業中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中國動畫之路從90多年前走到今天,經歷了多重因素的考驗與洗禮,呈現出自己獨特的發展面貌,同時,也面臨著海外優秀產品的強勁沖擊和自身定位發展的多種問題。中國動畫要想有所突破,就要注重人才培養由量大到專精的轉型,民族文化的表達、原創民族民牌的塑造、大膽改革審查機制、強化動畫的娛樂性和藝術性。
關鍵詞:數字媒體技術 中國動畫 發展 民族文化
進入21世紀后,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標志。動畫產業是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中最具規模和發展前景的產業。在數字媒體技術全面發展的影響下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國動畫進入了現代化快速發展時期。但從總體來看,我國動畫產業還處于初級產業階段,還存在產業發展不平衡、核心價值觀不明確、產業模式不完整等諸多問題。同時中國動畫產業內容自身也存在民族文化有效表達的缺失、優秀的故事創意不夠、原創民族品牌形象競爭力低以及國人對動畫固有的觀念等相關發展問題。全球信息化大背景下海外大量優秀作品涌入我國,正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甚至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因此,筆者認為對我國動畫(文中所指的動畫主要是各種形式的動畫長、短篇電影、劇集動畫和網絡動畫)發展方向進行一番認真的思考具有積極現實且十分迫切的意義。
一、數字媒體技術對我國動畫的影響
由于數字媒體技術的推動,傳統動畫產業經歷了數字化的改造,依托計算機數字化制作、網絡傳播、可復制性成為當前主流市場上多數動畫的典型特征。數字媒體技術在我國動畫領域已經得到了全面應用,對于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我國動畫提供了制作與傳播的技術支撐,有助于動畫人員創作出更多表現形式的動畫,同時先進的計算機數字制作技術也為動畫制作人員提供了新的設計與制作思路。
(一)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現狀
數字媒體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有數字圖像、音頻處理技術、計算機圖形技術、數字媒體信息獲取與輸出技術、數字媒體信息存儲技術、數字媒體信息處理技術及傳播技術。當前,我國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及產業發展在國家的支持下已經得到快速發展,已成為信息產業發展的亮點,前景十分廣闊。但數字媒體技術中的主流動畫制作相關軟件以及特殊效果制作插件到2014年底還主要以海外產品為主,如3ds max,maya以及adobe公司系列軟件等,我國在這個領域與國外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
(二)中國動畫的現狀及特點
中國動畫發展之路自1922 年就已開始,經過老一輩動畫人幾十年大膽探索與真誠付出,陸續創造出了《鐵扇公主》《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等多部耳熟能詳享譽世界的經典動畫片。之后文革期間我國動畫事業一度停滯,從此落后于世界其他國家。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使得我國動畫產業進入新的發展期,數量與質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20世紀90年代至今,數字媒體技術的進步與廣泛應用給我國動畫制作及傳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國外大量優秀作品涌入我國的同時,我國動畫人也在進行艱難的探索與實踐,近年來的《魁拔》《快樂奔跑》《喜洋洋與灰太郎系列電影》《藏獒多吉》等多部優秀作品都是體現新時代我國動畫人努力探索的成功典范。
當前我國動畫產出主要面向幼兒群體,題材以奇幻和童話居多,總體數量大,但真正優秀且影響力大的影片極少。同時,我國的動畫制作技術形式上主要以二維動畫為主,而進口動畫則以三維居多,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目前我國數字媒體技術上的局限所造成的。目前,中國動畫數量在持續上升的同時還缺少對我國傳統文化資源的合理有效的運用,存在嚴重的民族文化認同感的缺失,粗制濫造居大多數,這也是當前我國動畫的一個顯著特征。
二、數字媒體技術下中國動畫發展方向分析
(一)人才培養由量大到專精的轉型
人才的培養是我國動畫事業進入良性發展的關鍵所在,進入21世紀后,政府對動畫產業的重視與政策扶持,使動畫教育與人才培養規模和力度大幅提升,據《2012年中國動漫藍皮書》統計,2011年,全國開設動漫專業的本科院校有1299所,設置動漫相關專業1877個。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我國動畫市場人才缺口之大,也說明了我國大規模的人才培養輸出,。但目前我國數量龐大的動畫人才輸出依然不能滿足動畫市場的人才缺口,更沒能改變我國動畫的尷尬處境。《中國動畫產業與消費調查報告》中2008—2013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票房十強的調查顯示,這五年間國產動畫電影數量雖然總體多于進口產品,但總體票房情況進口動畫電影顯著領先。筆者認為我國目前動畫人才培養模式應該由之前以量大為主轉為重點培養專而精的高水平動畫制作人才,對我國動畫的原創性以及整體質量進行提升,進而改變我國動畫的發展現狀,這是我國動畫事業進入良性持續發展的基本立足點。
(二)多元化發展中專注民族文化的表達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數字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帶動了動畫制作的數字化變革,以及海外動畫的入侵等因素是導致目前我國動畫發展單一的原因所在。數字媒體的發展以及我國對外開放的政策影響,我國動畫市場多年來一直被海外、特別是歐美日韓等國數字動畫產品所“壟斷”,我國的花木蘭、孫悟空、熊貓、功夫等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形象和資源也被國外實力派制作團隊所運用且大獲其利,當我們面臨海外動畫產品運用我們自己文化元素相關資源來賺取我們金錢的尷尬局面時,我們不能一味地責怪資本主義的文化侵略和自身不及于人的現狀,文化創意產品的輸入輸出是一個自愿的過程,也是一種全面開放、文化多元化發展的需求和趨勢。筆者認為這種局面是我國走向世界文化強國前必須經歷的過程,但就目前面臨的諸多問題和如何正確發展,我們應該基于現實情況理性地思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民族文化是動畫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我國動畫發展應該在原創為前提下積極尋求多元化的表現形式同時專注于民族文化的表達,筆者在這里強調“專注”二字,是指這種表達不是在作品中刻意、片面地追求民族文化符號或元素的運用,而是強調作品的整體民族認同感與動畫制作人員的專業精神,體現到前期策劃、角色動作、視聽語言的運用、故事趣味性的國人認同感等細節上。
(三)重原創民族品牌的塑造
據有關統計,2012年全國電視動畫節目播出的總時長為117 193小時。而在2008至2012年5年間國內院線公開放映的國產影片總數量達64部之多。當我們面對如此之大的統計數據時,卻難以想出較具影響力的新一代國產動畫明星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制作公司,雖然“喜洋洋與灰太郎”的國內知名度算得上很高,但相對于國外動畫明星與背后的制作公司(如夢工廠、迪士尼、皮克斯等)就顯得黯然失色,角色傳遞的內在民族文化內涵與價值觀甚少,缺少公眾認同的民族品牌。加強原創民族品牌塑造是我國動畫發展之路重要舉措,我們要通過民族動畫品牌體現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中華民族文化核心內涵、審美習慣和人文觀念,這是更高意義上民族化體現。同時要從根本上理解中華民族核心內涵所代表的意義以及民族文化內涵的真正含義,發掘其中符合現代大眾審美觀的元素并將其發揚光大,樹立自己原創民族品牌與形象,最終在世界范圍上形成廣泛的影響。
(四)大膽改革審查機制
目前我國關于影片上映以及電視劇的審查制度較為嚴格,對于動畫沒有明確分級制度。官方主流價值導向對于我國動畫的題材選取、內容創意、以及故事創作理念具有一定的限制。數字媒體時代下全球化的信息共享,網絡技術的進步以及個人計算機廣泛應用,我國人民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外來文化交流碰撞下,對于精神文化及審美等多方面自主消費訴求意識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加上國人固有的動畫觀念、政策的影響以及外來動畫的沖擊,我國動畫正處于欲強而不能的境地。筆者接觸及從事動畫制作也有多年,固筆者認為我國應大膽改革動畫及電影審查機制,跨越性地放寬對動畫制作的審查限制,盡管這種舉措會帶來正負兩方面的影響,但在全球化和國人整體素質不斷提升的社會背景下,我相信這種大膽而自信的改革所帶來的利是遠遠大于弊的。
(五)強化動畫的娛樂性和藝術性
在中國正經歷社會大變革的語境下,加強動畫的娛樂性無疑正迎合了大眾借此來減輕生活工作壓力的需求。而動畫的娛樂性是基于動畫本身所包含的造型藝術、文學藝術、繪畫語言藝術、藝術設計等之上的。我國現階段動畫制作數量與水平都已經得到了很大提升,中國動畫已經進入了數字媒體時代的初期階段。近年,我國多部優秀動畫電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真誠的制作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認可。但是,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其娛樂性和藝術性的表達依舊還末達到國人需求水平的。因此,在未來發展中我們必須強化動畫中娛樂性和藝術性表達。
參考文獻:
[1] 劉清堂.數字媒體技術導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 陳淑姣,竇巍.動畫產業鏈構建研究——以北京動畫產業為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142
[3] 周雯 何威.中國動畫產業與消費調查報告(2008—2013)[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龔桂沅 ,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藝術與傳媒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專業:藝術設計。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設計。
冀玉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藝術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