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啟斌
【關鍵詞】 生物教學;重要概念;傳遞;作
用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8—0066—01
面對知識爆炸的挑戰,面對科技迅猛發展的影響,在生物教學中實現“少而精”的減負任務的同時,還要讓教學更高效,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較完整地了解生物學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重要概念的傳遞將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生物教學中強調重要概念的傳遞,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把握教學重點和深度,有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生物學知識框架和體系,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一、重要概念的概述
在2011版的課標中提出初中生物課程內容包含10個一級主題,提出了50個重要概念。這些重要概念體現了初中生物學科的主干部分,它不等同于術語,不等同于定義,也不等同于事實性的陳述,它是對初中階段生物生命現象、生命活動規律的理解和概括,而概念通常包括三個部分:概念名詞、概念的內涵、概念的外延。比如呼吸作用,這個詞是概念名詞:“在生物體內,細胞能通過分解糖類等獲得能量,同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這句表述是概念的內涵,是要傳遞的重要概念。呼吸作用這個概念適用的對象是植物、動物、微生物,所以,植物、動物、微生物是呼吸作用這個概念的外延。在教學中,教師要傳遞重要概念就是要重視傳遞重要概念的內涵,讓學生通過對概念的概括,對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理解,構建重要概念的知識框架。
二、重要概念的傳遞有助于“教”
初中生物教學中凸顯重要概念的傳遞,理清學科的主干知識,把握教學重點,明確教學深度,有利于教師準確梳理教學思路,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和對學生進行評價。
1.正確把握教學的深度和難度。課標對重要概念的表述運用了一系列的行為動詞,如,“描述”、“概述”、“體驗”、“說出”、“舉例說出”、“體驗”等,這些都能體現具體教學內容的深度和難度。
2.重新梳理教學思路和分配教學時間。課標中提出的50個重要概念是學生學習初中生物學知識的要點,是構建生物學知識框架的基礎,它涵蓋了初中七、八年級生物學的全部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圍繞重要概念展開教學,對那些次要概念進行取舍,這樣可以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同時,完成對重要概念的傳遞。
3.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和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在組織教學和安排教學活動時,可以圍繞一級主題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對教材進行重組,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安排、設計教學活動,讓生物學實踐活動符合當地時令特點,更具可行性、針對性。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也要圍繞重要概念進行,這樣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對生物學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重要概念的傳遞有助于“學”
初中生物教學中凸顯重要概念的傳遞,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對知識體系的建立,在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和所涉及的對象即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基礎上,養成發散思維的習慣,做到對知識的遷移,形成良好的生物科學素養。
1.構建知識框架,理解概念本質。傳遞重要概念要讓學生在概括形成概念的基礎上,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和概念所指的對象,幫助學生建立圍繞重要概念的知識框架,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識體系。
2.形成發散思維,做到知識遷移。生物學重要概念處于學科中心,對學生學習生物學和相關學科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學習理解重要概念,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做到知識的遷移,使學生學習的方式更加靈活、主動。
3.重現科學探究,培養科學素養。生命科學中成功的科學史教育,可使學生主動形成科學概念、提高科學素養。重要概念中涉及到的人類認識自然現象和規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維方式及探究過程,對于學生探究科學起到示范指導作用,它能促使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凸顯重要概念的傳遞,讓“教”和“學”的過程都變得高效,通過教師圍繞重要概念精心組織教學活動和學生圍繞重要概念自主探究學習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