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岸
【關鍵詞】 中職學校;數控專業;實訓課;現狀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8—0074—01
中職學校學生必須掌握一門較為過硬的技能,在就業市場才可能有競爭優勢,無一技之長,要就業顯然是很困難的。數控技術應用專業作為一個新興專業存在于各個職業學校,目前,農村各中職學校對數控專業的教學基本處于一個起始探索階段,尤其對于我國西部農村中等職業學校來說,數控專業的實訓課教學困難重重,開課率極低,學生反映強烈,教師在實施實訓課教學過程中,顯得很無奈,幾乎束手無策。那么,怎樣在現有的條件下盡可能地上好數控專業實訓課是我們每一位數控專業教師需要研究的新課題。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數控專業實訓課教學現狀分析
數控技術所涉及的專業知識涵蓋面廣,而現行教材過分重視學科體系和學術性,輕視實踐環節,內容過于深奧成了中職學生學習時的最大困難。尤其對于我國西部農村中職學校,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數控課程在教學上多注重傳授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實踐環節。完整的數控實踐教學,應有專門的實踐基地,如何改善和提高數控專業課程的實驗環境,或者利用現有的實訓條件加強實訓課教學,以克服諸多因素給本專業課程教學所帶來的不利因素,使學生能學有所練、學以致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力求使學生的所學與將來工作中的所用密切結合起來,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農村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二、提高中職學校數控專業實訓課教學效率的對策
1.重新整合過去的傳統課程,大力開發適合本校學生實際,課程內容盡量與當前的企業生產相靠近、相一致的新型課程體系,為實訓課的有效開設和進行提供必需的理論支持和指導。數控專業課程設置和教材調整是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的關鍵,學校可組織專業知識面寬、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具備自主處理教材能力的一線教師分別承擔相關的校本課程開發任務,將單科獨進、理論實踐分離的內容編寫成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理論實踐交叉融合的新型課程,核心課程的教學采用模塊制,有些綜合面較廣的模塊式課程可以安排2~3名專業教師分別任教。采用模塊制教學,能充分保證整體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各模塊課程的專業性,也保證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2.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條件,在部分課程或教學單元中采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并經常采用項目教學法,將實踐環節中的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盡量放在實訓車間進行,縮短學生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的間隔周期,增強實訓課的教學效果。
(1)在實訓操作時適時穿插理論講解,學生在自己動手和老師講解的交替中進行訓練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學生由于當時單純理論學習時的內容很抽象而沒有聽懂,操作起來未免顯得很盲目,這時利用多媒體增加一定的課時量與將要進行的操作、加工和編程有關的理論知識講授很有必要,讓學生先動手進行一定的操作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再從理論上進行講解,這時學生帶著具體的疑惑去聽理論會更加專心。
(2)將數控加工仿真軟件引入中職學校的數控專業課程的實訓教學中,可以降低實訓成本的投入,也較好地解決了中職學校數控設備嚴重缺乏的難題。在操作者不熟練或者程序需要在計算機上進行驗證時,尤其在機床數量不能滿足較多學生同時實訓的情況下,學生在計算機上操作此類軟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數控車床和數控銑床,以及加工中心等各種數控設備的編程和操作有一個較為熟練的了解,而且效率往往比直接上機床要高得多,既保證了初學者無操作經驗直接加工的安全性,又為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之間提供了軟對接。
3.在教學上安排比較充足的實訓時間,重點培養實踐操作能力強的二年級學生作為老師的助手,抽取課余時間協助教師完成一年級學生的實習指導工作,既減輕了教師的實訓課工作量,也保證了實訓課的課時量。這樣做可以有效克服設備短缺和師資薄弱的問題,也能使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現有條件下去接受技能訓練。
4.使數控專業實訓課接受群眾監督,并不斷加強就業指導,努力提升生源質量,以保持專業發展的持續性。生源建設對外可采用廣告,舉辦學校實訓課程開放日等活動,廣泛接受群眾監督,或采用到初級中學做演講等多種形式和初級中學建立良好的聯系,如邀請初級中學校長、家長參觀等,將有助于吸引生源。對內建立學生反饋機制,重要的是及時滿足學生的合理要求,使學生熱愛學校和專業,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后的跟蹤服務,這樣能促使學生成為學校和專業的熱心宣傳者,從而適當擴大招生范圍,吸引收優秀生源,并且使本專業招生工作向良性方向發展。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