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冬梅(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沈陽110101)
高職景觀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度教學模式探討
馮冬梅
(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沈陽110101)
摘 要:為了順應當代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發展趨勢,課程模式就需要改變,要根據“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這個導向,以培養職業能力為目標,讓書本上靜態的知識變成動態的動手能力的培養;從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標準入手,以學生為本、以工作室為依托,從課程體系改革入手,加強校企合作關系,讓學生在完成具有項目的過程中來構建相關理論和發展專業崗位技能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景觀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
在現代教育的體系中,是以培養學生的素質能力,創新性和實踐性為重點的。近年來,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高職院校普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深化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以教、研、產為一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景觀藝術設計專業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審美意義的藝術樣式,自誕生以來,已取得了廣泛發展,當今景觀藝術設計專業已成為藝術領域極為引人矚目的專業,但按傳統教育方式進行授課,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現代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著創新能力差,跟不上行業的需求,所以對于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模式的研究就顯得特別重要。
高職院校對藝術設計專業就是要培養技能型動手能力強的人才,但是,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缺乏成功的經驗和人才,所以在發展中就存在著一定的障礙。
1.1 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
當前的教學基本上采取的是傳統的課堂教育模式,既教師講、學生聽,然后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完成作業。在這種模式下,大多數學生屬于被動的接受者,以迎合老師的口味、教學風格為目標,缺乏自動性和創新精神。
1.2 理論與實踐脫節
當前實踐課大多是在實訓機房里進行,對學生的社會實踐安排環節安排較少,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式相對單一,對企業項目實際開發流程的考慮比較少,與市場接軌的環節也相對匱乏,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適應社會工作崗位的現代化需求。
1.3 實戰項目的來源單一
實踐訓練設計上的內容較單一,實訓內容基本上都來自于教材,而一般教材上實訓項目比較簡單,雖然學生完成所給項目,不能在實際生活中靈活地應用,讓實踐教學流于形式,缺乏實戰項目,學生的團隊協作 能力、專業技能、創新能力等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使藝術設計類教學內容不能和社會單位的需求不吻合。
1.4 師資條件有限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團隊中,很過教師都是受傳統模式影響的校內教師,受條件的限制,這些教師都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缺乏社會的實踐經驗,動手能力不強,使得學生的動手力能和社會的實踐經驗不高,無法保障實踐教學質量。
工作室教學模式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僅僅是某一教師、某一部門就可以獨立支撐起來的,需要教師和部門統一協調,來保障這一教學模式的實施。
2.1 課程的設置與安排
工作室化教學模式,按照企業模式采取開放式的管理,工作室既是教學場所、也是工作場所,選拔進入工作室的學生將全程在工作室完成學習任務。工作室模式的教學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內容和實踐相結合,這樣也打破的傳統教學的死板模式,使學生更好的接受教學的內容。
2.2 師資與學生結構
(1)資隊伍建設: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關鍵是擁有一支素質優良富有實戰經驗的師資隊伍,工作室制的教學團隊結構是由學科帶頭人、專業教師和公司一線工作人員組成。學科帶頭人把握工作室的宏觀發展方向、對工作室進行整體的把握和建設。專業教師主要承擔日常工作和項目化教學。另外一線企業工作人員,是工作室外聘的一些實踐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兼職工作室的指導教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的實踐,是工作室與外界聯系的橋梁,加強與社會的聯系,提高工作室的實踐能力。
(2)學生隊伍組成: 工作室的成員由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組成,一年學生下學期轉入工作室除掌握基礎課的學習外,還要拓展專業課知識,輔助二年級學生的實際項目工作;進入二年級的工作室學生要參與實際的項目中學習專業課,將專業課融合在一起,主要以實際案例、項目教學、參加設計大賽等教學方法為主,還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長和興趣的差異,有所側重地發展學生的長處,如表現技法、創意設計、軟件應用、工程實踐的深化學習、方案的推敲和設計、成果的展示和匯報等,教師可以進行有重點的培養,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確定其發展方向。工作室的人數不宜過多。每一屆學生的人數不宜超過15人,并采取“老帶新”的學習模式,在專業技能、知識及素質能力方面全面提升。
2.3 教學組織
(1)引入實戰項目:以實際項目貫穿工作室教學,實際項目可通過工作室與相關景觀工程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拿到設計制作項目,參與實際項目的設計,將工作室教學與生產實踐融為一體,使學生從中得到實踐和提高;工作室也可通過對外承接合適的制作項目,工作室的教師與學生組成一個團隊。共同完成設計項目,也可獲得部分工作室的經費,作為工作室添置設備和活動經費的需要。
(2)大賽促進人才培養,近年來,各級職業技能大賽對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學改革有著明顯的引領和促進作用,是保證工作室化教學模式順利開展的重要一點,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參加專業性大賽,一方面,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接軌學校教學與社會企業接軌。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工作室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改革和突破,大大增加了的培養高素質,高級能,動手力能強的學生的數量,這種模式是景觀設計專業發展的需要,是一種全新的模式。
參考文獻:
[1]郭文斌.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化教學模式探究——以包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外教育,2014.
[2]胡承武,萬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的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探討[J].職業技術,2009.
[3]俞偉忠.淺析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