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瑤
[摘要]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就業中的思想教育引導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高職學生創業就業工作的客觀需要。本文從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特點和思想特點著手,從社會、學校、家庭、學生等多個維度分析了就業思想狀況不理想的原因,探討了思想教育引導在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就業過程中的實效性。
[關鍵詞]思想教育;高職院校;創業就業;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01-0007-02
doi:10. 3969/j.issn.1671-5918.2015.01-004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畢業生的創業就業水平關系著每個畢業生的家庭和未來,也關系著學校的教育重點,對高職院校而言,學生創業就業水平反映出學校人才培養的水平及質量,為了更好地促進就業,學校需要不斷加強學生創業就業思想教育,探尋思想教育在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就業過程中的作用機理,提高思想教育和創業教育的實效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思想、創業理念和擇業觀念,指導他們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
一、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特點
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現實相比普通高校畢業生有自身特點,目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幾乎占到了全國畢業生人數的一半,雖然其就業人數和就業率逐年均有所增加,但仍是所有高校畢業生中就業率最低的,高職院校畢業生獨特的創業就業特點有:
(一)繼續深造。隨著本科教育的發展及普及,接納并愿意培養“專升本”學生的高校越來越多。只要學生愿意繼續深造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就有機會進入到本科學習階段,這不僅可以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可以獲得繼續深造學習的機會,也可以緩解高職院校一部分的就業壓力,最終不僅學校受益,學生本人也可以使自己的學歷和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二)自主創業。近年來,創業成為了一個新型流行詞,高職院校畢業生也受此影響,結合了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創業。有的學生利用自己的家庭資源,在學校附近或者家鄉城市開辦了屬于自己的店鋪;有的則利用網絡開起了網店,降低成本的同時更降低了風險;還有的更利用了自己的專業優勢開辦了計算機服務、影樓等,自主創業在解決高職院校就業壓力的同時更增加了學生的工作投入度。
(三)暫不就業。目前就業的雙向選擇模式讓有些學生對于就業職業出現不太滿意的情形時,會選擇畢業了也“暫不就業”。這部分學生通常自我期望較高,良好的家庭環境也使得他們不用急于靠工作來解決衣食問題。他們希望通過一段時間的緩沖,或者通過繼續深造,或者反復挑選就業單位,最終尋找到一份較為滿意的工作。
(四)穩定性低。由于一些大型企業對于學歷的要求,使得高職院校畢業生更多地在一些民營企業就業,這類企業通常福利保險待遇稍差,且競爭更為激烈、工作更為辛苦、淘汰率也更高。這也導致了高職院校學生在工作后流動性增大,頻繁的更換工作單位導致工作不穩定,同時,也會出現部分學生因不能勝任企業所要求的工作內容而選擇辭職。
二、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就業的思想特點
在職業準備過程中,高職院校學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挫折,解決與否不僅影響著他們的學業,更直接影響了他們未來的發展,通過調查發現,高職院校畢業生主要存在以下創業就業思想特點:
(一)心理承受力弱化。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于絕大多數第一次參加就業的高職院校畢業生來說,通常會無所適從,其中大部分畢業生可以根據就業形勢調整自己的心態,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職位,但仍有一部分的學生過多地依賴家庭幫助,沒有努力去適應社會,消極應對創業就業,對自己的就業定位也不準確,自信心喪失的同時也加大了就業難度。
(二)物質的過度重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導致了高職院校部分學生更關注物質利益,在求職過程中,高職院校學生更愿意把個人名譽、前途和薪資待遇等放在首位,只注重個人發展,而忽視了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同時,高職院校學生還忽略了從基層做起的實踐道路,表現出了明顯的功利性,把物質作為了衡量求職成敗的唯一標準。
(三)道德品質的下降。有些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企圖通過假學歷、假證書來蒙騙企業從而達到就業的目的;另外有些畢業生就業后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沒有兢兢業業的奮斗精神,在企業以“混日子”為主;更有甚者忽視了基本的法律存在,不履行合同要求,失去了做人的誠信。
(四)社會責任的缺失。目前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僅看中個人價值和眼前利益的實現,而忽略了通過自己奮斗來奉獻社會的價值,忽略了長期發展。很少有學生會將社會責任感、國家和集體利益加入到自己求職的考慮因素中,絕大多數學生都認為只有實現了個人理想才能實現社會理想,而缺失了主動奉獻社會的意愿。
三、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就業思想現狀探因
高職院校一直致力于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但伴隨就業狀況不佳而出現的思想問題仍然困擾著高職院校,探析學生就業思想狀況不佳的原因,并據此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是高職院校目前亟待解決的任務,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就業思想狀況的因素主要有:
(一)學校因素。高職院校通常是根據社會和行業需求對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養,而忽視了思想方面的教育,同時高職學校在思想教育的精神與物質支持等方面相對缺乏,導致思想教育內容陳舊、教育方式單一與道德評價方式落后,不受學生歡迎的同時更不能體現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對于就業思想指導,學校也缺乏全局考慮,通常只針對應屆畢業生,就業指導內容也僅僅停留在政策的傳達和就業形勢的宣傳上,缺乏科學系統的職業指導、思想引導、心理輔導,針對學生個體特點的職業建議更是少之又少。
(二)社會因素。社會對高職院校的學歷也存有一定的偏見,尤其是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會更傾向于招聘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的學生,沒有給予高職院校畢業生同樣的待遇。畢業生供給數量的不斷增加也造成了企業用人觀念的變化。有些高職院校學生可以勝任的崗位也招聘本科以上學歷,甚至添加一些高招聘條件,給高職院校畢業生帶來了更多的思想困擾。endprint
(三)家庭因素。家庭經濟狀況不僅維持著高職院校學生的求學,還影響著其就業觀念。家庭經濟較困難的學生通常會放棄繼續深造的機會而選擇直接就業,他們沒有雄厚經濟基礎的同時還需背負家庭的重擔和生活的責任,心理壓力也比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更大。家庭經濟狀況或資源狀況更好的學生則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家庭照顧,家長甚至直接盤算好了畢業以后的出路,雖然學生的自信心可以得到加強,但是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需求與興趣愛好,使得學生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徘徊,給學生的就業準備造成了思想阻礙。
(四)個人因素。有的高職院校畢業生會根據就業形勢適當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以達到匹配市場,但仍有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畢業生無視自身實際和嚴峻的就業形勢,盲目追求高薪的好職位,而放棄選擇從基層做起的職業生涯道路,這也是高職院校畢業生缺乏系統職業規劃的表現之一,造成了求職過程中的混亂和盲目。
四、思想教育引導在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就業中的實效性
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就業有著自身的思想特點,面對復雜的就業思想現狀,學校的思想教育引導顯得尤為重要,只有真正的開展并落實創業就業的思想教育引導,才能真正地指導學生找到并走向合適的工作崗位,思想教育引導在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就業中的實效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有利于加強并改進就業指導工作。目前高職院校僅在畢業前安排一些就業講座,沒有將指導工作貫穿于學校教育中,缺乏系統性思路。學校存在的意義是向社會輸送人才,人才是否達標則需要接受社會的檢驗,其中就業思想教育引導就是橋梁,及時掌握社會的人才市場需求,調整校內的專業結構和學生素質培養要求,才能達到學校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匹配。而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則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當培養出專業性強、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出來時,必然可以將他們推向合適的就業崗位,發揮其巨大的潛力。高職院校要充分發揮自己作為社會與學生的橋梁作用,從學生進校開始就逐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同時加強就業政策的宣傳,使學生充分認識就業環境,鼓勵部分有能力的學生進行自主創業。
(二)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雙向選擇的就業市場是學生自身素質的競爭,高職院校通過思想教育引導,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從進校開始就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以及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和擔當的社會角色,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和專業所長等來進行職業規劃,并在整個大學生涯都貫穿指導,不斷的修正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奮斗。明確的目標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積極,促使他們自覺努力的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在求職中更加明確自身的優勢和劣質,在最后的求職中達到“知己知彼”,搶占優勢。高職院校可以經常性的舉辦一些模擬面試或是模擬招聘等讓畢業生提前感受求職的各種情形,提前積累一些親身經歷,從而提高自己真正求職時的抗壓能力及應變能力,增強就業成功率。
(三)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隨著社會化分工的不斷細化和專業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激烈的市場競爭對就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越來越高。成功的職業道德可以為高職院校畢業生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思想教育引導則是保證學生符合社會要求的重要一環。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首先就包括了在走向社會時做出正確的抉擇,在日后的職業生活中有積極的職業態度,以良好的職業道德來規范自己的職業行為。因此,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引導必然包含了對大學生職業道德的要求,在平時培養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增加有關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將會對畢業生日后的職業活動產生深遠的影響。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職業理想,并與社會發展相結合,鼓勵學生到一線鍛煉,腳踏實地從基層做起。其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培養其愛崗敬業精神,增強對自己未來將從事的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展現學生的人格品質和思想素質。最后,還需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遵守職業紀律,真正地立足于社會。
參考文獻:
[1]朱以財.就業思想教育:高職高專德育模式新拓展[J].職教論壇,2009(12):48-51.
[2]錢曉.論以發展為導向的大學生就業思想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 28):74 - 76.
[3]周繼庭,樹玉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打造高職學生就業思想教育體系[J].教育與職業,2009(9):13-15.
[4]王飛,姚冠新.論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創業就業過程中的導向作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32):2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