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頡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民航運輸的需求不斷增長,并帶動了民航業的不斷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民航業與國際接軌已是大勢所趨。面對不斷密切的國際往來,民航運輸業對英語基礎口譯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但是,在當前的民航專業中,由于教育培養目標的不同,加之自身英語基礎能力的限制,使英語口譯人才在教育培養方面比較滯后,無法滿足民航運輸業對相應人才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民航運輸業服務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同時,隨著國際交流的不斷深入,民航人才對于英語的掌握已經不再局限于日常交際中,更趨向于專業用途英語的發展。鑒于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人才在培養教育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本文對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人才普及培養的可行性展開探究,以期為相關人才培養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議。
一 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教學的對象和目標
對于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教學來說,學生居于主體地位,尤其是學生對于英語基礎口譯的需求更應成為教學的相應目標。為此,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教學的教師應當在實踐中掌握教學對象的特殊情況,從而有的放矢,促使教學培養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這也是促進高校專業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提升的必經之路。目前,在大學生和民航運輸業內進行再培訓的員工,是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教學的主要對象。而對象不同,相應的培訓方案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本文中,在校學生是主要的培養對象。因此,在英語基礎口譯教學中,雖然學生口譯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核心目標,不過為了適應民航運輸業的實際需要,除了口譯能力的培養之外,學生對于專業英語知識、專業英語的速度、交際口語會話等能力也需要在教學中適當體現。尤其是專業英語的速度能力更是快速口譯能力的基礎,民航運輸業的新形勢也要求學生可以直接、快速閱讀其專業英文資料,比如飛行手冊、檢修手冊等英文原版資料。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人才普及培養的核心是口譯能力,并涉及到相關英語知識的培養。
二 民航專業英語口譯課程的相關理論基礎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西方在口譯理論的研究對象上依然是職業研究員,后來釋義派理論開始出現,其主要代表人物為塞萊斯科維奇。釋義在理論上強調“交際與釋義理論”,該學派認為翻譯不是交際的結果,而應作為交際行為來開展研究。對于口譯這種雙語交際而言,口譯員在聽到有聲語鏈之后需要結合相應的認識知識,同時在意義判斷上依據交際環境和記憶,盡快在理解含義之后使用另一種語言來重新表達。為此,在民航專業英語口譯教學前,教師首先應掌握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專業知識,在此基礎上開展編班促進和分層教學。在專業英語知識上,筆者曾對我校的畢業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98.8%的畢業生是在民航運輸業或者與民航存在關系的行業內工作,在口譯認識上,96%的畢業學生認為應當把口譯列為民航專業必修課程,表明絕大多數畢業生已經認識到英語口譯與民航專業緊密聯系。
另外,在英語口譯任務的理論上,吉爾的“認知負荷模式”認為其注意力總量應當低于大腦的注意力總量,一旦超過的話勢必會下降英語口譯的質量。因此在民航專業英語口譯教學中,任課教師應當重點關注學生的注意力,如果在有限課時內連續實行集中形式的口譯練習,勢必會造成學生注意力的飽和,并妨礙口譯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 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人才培養中的問題
1 對民航專業英語口譯及其普及的重要性認識不高
當前,民航業意識到英語教學在民航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不過,從民航專業英語大綱設置的情況來看,尤其是在課程目標上,過去強調英語詞匯的了解和掌握,也包括詞匯相關的情景設定。進行專業英語口譯課程培養的情況不多,即便開設了英語口譯課程,其核心也是非民航英語口譯,不能有效滿足民航專業的需要。因此,很多民航英語專業學生就算接受了專業英語的教育,但是不能準確傳遞民航專業術語的情景語意,更遑論普及了。
2 民航專業英語口譯教材資料不足
市面上缺乏多樣化的英語口譯教材,即使在一些專業圖書網站,僅僅存在不超過三十種的商務英語口譯教程,其他如計算機英語口譯教材、會計類英語口譯教材則更加匱乏;此外,雖然存在二十多種金融英語口語類書籍資料,但是沒有相應的口譯教材,并且超過80%的教材資料傾向于職業培訓。以上問題給民航專業英語口譯教材的選取增加了難度,加之民航專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更亟需符合民航運輸業特征的英語口譯教材等資料。
3 對學生要求過高
英語口譯的教學大綱以及課程要求,通常存在對學生要求過高的問題。考慮到大四學生往往忙于實習、就業或者考研考編等,加之英語口譯課程涉及層面過多,造成該課程的培養定位偏離了民航專業學生實際需要,反而不利于學生英語口譯能力的提升。
4 實踐環節安排較少
由于我國民航運輸業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對外民航的發展,對于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長。不少民航院校都認識到英語口譯人才不足的問題,并且通過延長英語口譯教學課時的方法來強化學生口譯能力的提升。課時雖有增加,仍然偏向于理論課時,實踐環節安排相對較少。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民航專業英語課程超過80%為理論課程,在實踐教學中僅僅要求學生模擬民航英語口譯現場。以上問題說明當前的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人才培養中缺乏實踐性和應用性。而對于英語口譯而言,其培養環境必須貼近民航的實際情況,通過口語交際等方式來訓練口譯能力,并鍛煉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從而適應民航運輸業對于口譯人才的實際需要。
四 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人才普及性培養的可行性
目前,國外不少民航院校已經廣泛開展專業口譯課程。筆者也對我國三大航空運輸公司進行調查,并結合民航相關行業的資料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如果民航的人才具備實用的專業口譯能力,那么相對于普通員工,不僅在工資待遇上相對較高,升職空間也比較大。很多民航專業的學生,雖然英語基礎知識掌握地較好,不少學生都達到了英語六級水平,但是英語交際能力不高,尤其是英語口語能力不高,往往制約了其就業發展。另一方面,筆者發現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學生對于英語口譯能力有著非常高的認可程度。endprint
五 對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人才培養的建議
1 明確民航專業英語口譯與口語培養模式的區別
口語訓練雖然在英語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口語訓練與口譯培訓存在明顯區別,尤其是二者具備不同的內在機制和培養目標。其中,口譯活動主要是為了傳達他人的思想,而口語練習則側重于自己想法的表達,所以兩者不能混淆,這也要求相關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區分二者的課程性質。根據國外成功經驗,民航專業英語口譯在教學中可以用“譯”來促進“說”的模式,并且將母語作為依托,激活學生長期記憶中的語言詞匯和表達方法,借助于即時快速的口頭翻譯練習,強化學生大腦中的相關圖示和記憶,在有效結合民航專業與英語口譯的基礎上,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
2 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類型的擴展與大綱的設定
對于各個民航院校來說,在民航專業英語口譯類型與大綱的設定上,應當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充分考慮院校的行業背景和辦學層次,在大學生英語高級階段,分層次開設英語基礎口譯課程,并設置相關的選修課。在民航專業英語口譯課程中,可以超出民航商務的范疇,避免將民航專業英語口譯人才定位過高,比如同聲傳譯人才和會議口譯人才,而是注重復合型應用人才的培養。
3 大量實踐環節的設定
英語口譯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所以實踐是主要的訓練方法。民航業的實際口譯工作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需要應用的翻譯技巧相對有限。通過設定大量的實踐環節,有助于學生口譯訓練中惰性的消除,促進民航專業口譯實際經驗的提升。本文強調的實踐訓練不能局限于課堂情景訓練,必須借助于真實的民航場景訓練。所以,民航院校應當積極和校內外的企業合作,為英語口譯人才的培養提供多樣化的實習實訓場地,尤其是在教師指導下,幫助學生在真實口譯情景下鍛煉隨機應變的能力,從而累積實戰經驗。通過真實情景的強化訓練,學生必然會高度集中注意力,并自覺糾正相關的語用失誤,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完善,為將來的就業鋪平道路。
綜上所述,民航專業英語基礎口譯人才的培養是一項長期性的任務,該類人才的培養,需要社會、院校、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但是,為了適應我國民航運輸業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對專業英語口譯人才的需要,普及培養相關人才是大勢所趨,在民航院校中也具有可行性,應當進一步深化研究。
參考文獻
[1]白龍,李金珠,隋雨.試析大學英語口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教育與職業,2011(30).
[2]黃藝.論專業型英語口譯人才培養模式——兼論非英語專業英語口譯教學模式[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1(5).
[3]劉和平.口譯理論與教學[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