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蜜勤
一、根據學情組建班干部團隊
農學專業是中職學校的老牌專業,也是目前多數學校面臨萎縮的專業。選擇農學專業的新生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初中階段學業基礎和個人習慣較差,學習興趣低,于是選擇了競爭不強的農學專業。二是家庭經濟困難,看中農學專業國家的資助政策和對口升學優勢,自愿選擇農學專業。三是有親朋好友在農學專業就讀嘗到了甜頭,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就讀農學專業。四是個別農村種植大戶、養殖專業戶的子女,在家長動員下抱著學習一技之長的愿望選擇農學專業。
農學專業的生源決定了班干部的選拔要“接地氣”。一是在招生咨詢報名期間,選派專業教師與家長、學生面對面交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人素質和就讀意愿,為組建班干部團隊提供第一手資料。二是新生入班后,做好專業前景展望和班級創優教育,引導學生克服自卑或無望心理,激勵他們發展自我、重塑自信心,為學生自薦參加班干部隊伍做好準備。三是根據職業學校注重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目標,班干部隊伍的組成元素應彰顯專業實踐特色,除了班長、紀律委員、學習委員、宣傳委員(外聯委員)、勞動委員、體育委員、文娛委員、生活委員、團支書等職務外,可以專設技能委員一職。四是在“考核期”內,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合理安排工作任務,耐心指導工作方法,密切關注每個班干部的耐心、愛心、責任心和包容心,做好考核期的悉心培養和必要調整。
二、放手實踐提升班干部能力
老話說得好,“岸上學不好游泳,嘴里種不出莊稼。”作為農學專業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師,更需要根據學生自信不足的實情,在科學指導的前提下逐步對班級日常事務放手,以培養他們自治、自理、自立的能力。一是逐步放手讓班長組織班委會,班主任列席,最終達到班級的日常事務都由班長牽頭,其他成員具體負責實施,提高班干部的組織管理能力。二是組織參加大型班級活動(如校歌比賽、學雷鋒活動、體育節等)時,班主任提出活動目標,由班委會成員討論制訂活動計劃,并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工作,以發揮班干部的主觀能動性和模范帶頭作用。三是把實踐教學作為鍛煉班干部的主陣地。不管是校內技能訓練還是校外的參觀實習、頂崗實習,由技能委員在教師指導下劃分實訓實習小組,班委成員分散在各個小組。班干部這個身份促使他們的動力更足、態度更認真、訓練更刻苦,訓練成效往往也更顯著;同時他們能夠協助老師及時做好器材、交通安全等管理工作。實踐證明,在實踐教學中班干部往往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
三、優化機制增強班干部合力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班干部成員若能精誠合作、虛心聽取班里同學和老師的合理化建議,在管理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樣,“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說明:如果班干部之間各自為政、互相拆臺,即使個人能力再強也是一盤散沙。因此,班主任一要著力引導班委成員形成精誠合作的意識,二要通過定期召開“我想對你說”主題班會,讓學生與班委之間、班委成員之間、師生之間有個交流的平臺,達到親如一家、合作共贏的效果。
當然,多數學生自我宣泄的方式還是比較內斂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成為班干部的堅強后盾。在他們遇到工作難題時,要及時從情感上鼓勵、方法上指導,甚至以個人的親身經歷解開他們心中的疙瘩,幫助他們化解工作中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