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敏紅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識字、寫字的教學理念強調,其中之一是要重視識字寫字興趣和良好習慣的培養,注重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使之逐步形成識字能力,為學生以后的閱讀和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還要求保持寫字的正確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關鍵詞:識字;寫字;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應有所不同,1~2年級要多認少寫。”與原課標相比,這不僅是識字教學要求的變化,而且是識字教學觀念的變化。即由“認寫同步,全面要求”調整為“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加強識字,降低難度”。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識字提速”,以便小學生及早進入利用漢字閱讀的階段。但有教師在二年級畢業的學生中做過調查,百分之五十的學生完不成課程標準規定的1600個,那么,在我們實際工作中,有什么方法,能讓孩子多識字,樂于識字呢?
一、讓學生的識字融入生活,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識字
可以讓學生寫一兩句的日記,認識大街上的廣告牌,去超市購物時,觀察物品上的文字,記住班里同學的名字,記住家里人員的名字和電話號碼等。
二、多讀一些適合兒童閱讀的課外讀物
比如:一些淺顯的詩歌、兒歌、童謠、故事、漫畫等。
為了讓二年級的學生多識字,我也在周一至周五的中午鼓勵學生做“日有所誦”。我校以“琢玉教育,樂在創造”為主題的《校本閱讀》,圖文并茂,很不錯。我校各個年級都有,貼近學生,內容豐富。兒歌、詩歌、對韻,朗朗上口,合轍押韻,便于誦讀。這也讓枯燥的識字變得簡單易行、生動有趣。
三、課堂上充分調動兒童識字的興趣
除了平時大家常用的加一加、減一減、疊一疊等識字方法,要想讓學生有識字興趣,可以讓學生給生字組詞,用寫話的形式進行運用。也可以激勵學生創編故事、創編字謎、創編順口溜等,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培養興趣,寓教于樂,就這樣學以致用。
四、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和興趣
建議學生用一個筆記本,建立一個自己的識字庫,把每天見到的生字詞抄下來,再鼓勵他們查字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識字、寫字的教學理念強調,其中之一是要重視識字寫字興趣和良好習慣的培養,注重教給識字方法,使之逐步形成識字能力,為學生以后的閱讀和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還要求保持好寫字的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識字和寫字要貫穿于整個學小階段,特別是低年級語文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規范寫字,要不然到高年級很難糾正了。中高年級段要注意引導學生寫美觀,注意看好字的布局、筆畫的穿插避讓,語文教師也要學點書法知識。
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寫好字要常抓不懈,提筆即提醒,范寫和指導相結合,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寫字時間,對寫得好的作業貼出來,這樣榜樣示范,切實提高識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