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要想真正取得德育工作的實效,就必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德育功能。常言道:“智育不好出次品,體育不好出廢品,德育不好出危險品。”教育規律也表明,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首要工作,也是學校全面工作的重點。
關鍵詞:課堂;教學;德育
德育工作是瑣碎而又一時難以做好的艱巨工作。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覺得立足課堂教學,是做好學生德育工作的一條便捷而有效的途徑。
一、朗讀課文,進行尊敬教師的教育
《師生情》這篇課文,講的是王老師因日夜操勞而生病住院,三名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代表全班同學到醫院去看望王老師的事情。在預習課文時,我發現學生讀得很專注,似乎深有同感。我便適時引導,鼓勵學生認真細致地反復朗讀課文,并舉行一次朗讀比賽。在反復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生很快地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了老師的工作很辛苦,老師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嘔心瀝血,學生應該尊敬老師,理解老師。
二、復述課文,進行團結一致的教育
《偉大的友誼》一課,講的是偉大的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為共同目標長期奮斗的過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學完課文以后,我便要求學生復述課文,學生在復述課文的過程中領會出了真正的友誼要建立在為共同事業艱苦奮斗的基礎上,從而受到了團結同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教育。
三、實際體會,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平時要求學生自養盆花,寫觀察日記。沒想到,這項活動在講《養花》一課時,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當講到文章的中心“養花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香有色,有花有果,既需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時,學生深有感觸,有的說他養花的苦與憂,有的談養花對他寫作的幫助,更多的是說養花的樂趣,都說只有親自勞動過了,才能體會出其中的樂趣。
四、領會文章,進行勤奮學習的教育、意志品格的教育
小學生剛上三年級,還不知學業的艱難,仍是貪玩的時期,在講《一定要爭氣》一文時,我便深入細致地鉆研教材,精心設計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和爭辯,學生領會了只要有志氣、有恒心、有毅力、勤奮學習我們就可以成為優秀的人才。要從小注意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為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領略美景,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
在講《桂林山水》時,我利用一幅幅美麗的圖片,向學生展示祖國的美景,學生不由地發出贊嘆聲,好像不相信世上會有這么美麗的地方。我隨機又出示安徽的黃山、四川松溪的五彩池、美麗的小興安嶺、富饒的西沙群島等。學生看到眼前的美景都忘乎所以,流連忘返于壯麗的山水之間,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不由地發出自豪之情。這時我一邊簡介畫面,一邊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只有我們人人發奮學習,才能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
總之,育人之妙,存乎一心。語文老師自己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和育人的崇高職責相碰撞時,課堂上就會閃爍智慧的火花,產生能量,推動學生思想感情的升華,德育就會卓有成效。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