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利娜
摘 要:作為學生在初學、識讀漢字階段和學習普通話的必要工具,漢語拼音的學習可以說是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了,也是學習語文的“第一課”,因此必須給予漢語拼音教學以足夠的重視。針對學前兒童的自身學習特點等因素,結合漢語拼音學習中的規律和特點,分析學生有效學習的方法和前提,注重對教學方法的研究,以此來推動漢語拼音教學的進步,旨在讓孩子能夠輕松、有效地學習漢語拼音。
關鍵詞:漢語拼音教學;興趣;方法
拼音教學是語文課堂的“第一課”,如果這第一課上不好,就會影響后面一系列的語文學習,甚至影響孩子一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由于學習拼音的學生學齡段的特點,處在這個學齡段的學生注意力往往無法長時間集中,一般只能在短時間內保持,因此學習效率低,遺忘率高。同時,這一階段的兒童普遍接受知識慢、理解能力也有待提高,在記憶方面則更趨向于無意識的記憶。那么,如何讓孩子愛上這“第一課”呢?
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才能“對癥下藥”
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特點是活潑好動,易于接受形象的、具有趣味性的豐富信息。在還沒形成一定的認知能力之前,孩子們一般通過聲音、色彩、形象等具體的事物來認識事物、學習事物,這就是孩子們的學習特點,而沒有耐心、注意力易分散也是孩子們的主要特點。
二、激發對漢語拼音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說明了在最初的學習中,興趣是第一位的,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事半功倍,因此漢語拼音的教學必須要具有趣味性,為了達到一定的趣味性,可以采取游戲和活動的方式,并與學習簡單的普通話、識字教學等任務相輔相成,寓教于樂,這樣能夠很好地提高漢語拼音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得到的常見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1.形象化的教學
所謂形象化教學,就是針對孩子們易于接受的事物特點而提出的學習方法,就是讓拼音教學生活化,將其滲透于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從而使孩子們能夠在無形之間就掌握了相應的知識。如,把學生喜愛的動物和人物編入兒歌,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例如:圓圓的臉兒扎小辮兒,張大嘴巴 ɑ ɑ ɑ;烏鴉的鳥窩像個u,突出嘴巴u u u;魚兒冒泡ü ü ü…… 這些最常見的比擬都是小學生最喜聞樂見的,學生最容易在學習時產生濃厚的興趣,而孩子們更容易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
2.借助多媒體教學
在現今的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教學以其無可比擬的快捷性、豐富性、趣味性、知識性和信息量大、涵蓋面廣等特點而占有很大的優勢。在具體的拼音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的魅力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同時,還可以采取幻燈片或者動畫等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展現要教學的內容,在孩子們眼中,這些卡通形象往往更具有親和力,能夠在短時間內給他們感官上以深刻的印象,達到深化記憶、激發興趣的目的。
3.寓教于樂,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
在拼音教學中,獨具匠心的教學活動設計也能夠相當出彩,一個設計合理、參與度高、富有內涵的教學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開展豐富多彩、具有針對性的活動,可以設計一些適合兒童的形式多樣的教學小游戲,并在教學過程中加以靈活運用,如,角色扮演小游戲,可以讓孩子們分別扮演一個個拼音字母,然后每個孩子都記住自己相對應的拼音字母,告訴他們應當如何去找身邊的小朋友去自由搭配,“交朋友”,看看能夠找到誰,拼出正確的拼音,這在游戲中鞏固了孩子們對拼讀能力的提高。
三、鞏固學習成果
孩子們的學習之所以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習成果沒有得到及時的鞏固,在一段時間內就被遺忘,要再學習又得從頭做起,談何容易。對學習結果不及時的鞏固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學習停留在一個淺層次,也為以后的學習造成了很多問題,可以說鞏固學習成果是打好學習基礎的關鍵。
在這個過程可以采取這些形式的教學,鼓勵孩子們多多互相交流,相互用新學的知識練習,對于身邊一些常見的事物鼓勵、引導他們用新學到的拼音知識去拼讀,要多鼓勵他們去真正地用拼音,諸如對詞語卡片的拼讀,引導孩子們用學過的知識去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有新交到的小朋友們。
鞏固學習結果是一個真正讓孩子們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為自己所用的“真知識”的過程,它的核心就是學以致用。
漢語拼音的教學應該是符合這個學齡段學生的學習規律的,因此漢語拼音教學應當是因人而異,因環境、個性等多個因素而變化的,但其宗旨不變,始終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們去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在整個漢語教學的教學活動當中,作為教師應當盡一切努力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更適合、更高效的學習環境,力求讓孩子們更簡單、輕松地在快樂中學習知識。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