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天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改變,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增加,漸漸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因此,結合地方實際擴大居民消費對于促進地方經濟增長將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杭州為例,通過對消費影響因素的分析,提出來促進杭州居民消費的建議。
關鍵詞:消費;影響因素;收入;消費結構
一、引言
近年來,在積極利用資源和地域優勢的基礎上,杭州依靠投資和出口貿易使經濟獲得快速發展,政府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效果也逐步顯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然而隨著世界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經濟發展中潛在風險增多,杭州經濟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這些宏觀經濟層面的多重影響。
投資、消費和出口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三大支柱。而在這三個重要支柱中,消費既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出發點又是其最終目的,馬克思就曾說過:“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而消費則把需要再生產出來”,“消費的需要決定著生產”。由此可見,要促進經濟增長,就要積極引導居民消費,提高居民消費的總量;與此同時也要積極優化和改善居民的消費結構,提高消費的質量,保證新的消費增長點和新的經濟增長潛力持續形成,從而將經濟增長與消費引入良性的循環中去。黨的十八大報告也明確指出“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擴大國內市場規模?!?。同時杭州出臺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內容中,第二章內容也為“努力擴大內需”,綱要中明確提出鞏固擴大城市居民消費,大力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因此,對杭州市居民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二、消費影響因素分析
1.居民收入水平偏低
杭州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制約居民擴大消費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就能帶動居民消費的增長。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杭州的發展有目共睹。杭州居民的收入較大提高,消費逐步上升,生活水平得以巨大改善。然而2012年杭州雖然完成了高達7802.01億元的經濟總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卻僅為37511元。這表明了杭州居民總體收入水平依舊偏低,居民收入仍有待提高。
2.傳統消費觀念影響
數千年的傳統經濟的影響和傳統文化的熏陶,勤儉節約、量入為出的節儉型消費觀念獲得了我國大多數居民的接受?!爸愠贰薄ⅰ盁o債一身輕”的消費習慣雖然避免了居民背負較大的生活壓力,但這也抑制了居民的消費意愿,制約杭州市總體消費規模的擴大,從而制約了居民消費水平提高。杭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隨著改革開放浪潮已經獲得了大幅度的增長,然而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隨著收入提高而大幅增長,但是相對而言居民儲蓄存款增速更快,呈現顯著的高儲蓄性。這表明杭州大部分居民仍然深受傳統消費觀念影響,均衡消費甚至超前消費仍需進行培養引導。
3.農村金融服務缺乏
隨著農村經濟建設成果的不斷顯現,農村居民收入不斷增長,其消費結構也由原先的生存型逐漸向發展型轉變,農村居民的居住類、衣著類、交通和通訊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逐步增大,漸漸成為目前的消費熱點。但是,居住類和交通和通訊類消費金額巨大,而農村居民的收入絕對值仍然不大,因此農村居民對居住類和交通和通訊類等大額消費需求受到了收入的限制。由于缺乏資金,居民不得不延緩甚至取消消費,轉而進行儲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村居民的消費意愿。但是,目前為農村居民提供消費信貸等金融服務的營業機構較少。在農村設置較多營業點的農村信用社以居民儲蓄和企業貸款為主營業務,很少涉及消費信貸服務;而其他金融服務完善的較大型金融機構例如農業銀行等在農村設置的網點卻屈指可數,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廣大農村居民難以享受到完善合適的金融服務,制約了農村居民對大額商品及服務的消費。
4.預期支出壓力較大
社會保障體系在杭州各級政府的不斷支持下,從建立到發展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無法滿足城鄉居民的需求。從國際經驗來看,計算社會保障支出占中央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加拿大是39%,日本是37%,澳大利亞是35%,而我國僅為10%左右,比重明顯偏低。所以雖然目前杭州社會保障水平已達到全國先進水平,社會保障覆蓋較廣,但依然存在社會保障水平低下的不足。再加上杭州房價的持續堅挺,教育和醫療的支出在短時間內難以有所下降,杭州居民對居住類、醫療類、文教娛樂類等消費項目的預期支出壓力依舊較大。因此大部分居民選擇進行被動儲蓄,理性控制當前的消費需求,以應對將來住房置換、子女教育、醫療救治等方面的不時之需。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當期消費,抑制了消費需求的擴大。
三、促進杭州居民消費的建議
1.努力促進居民增加收入
收入水平是制約居民擴大消費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就能帶動居民消費的增長,從而有效地促進經濟的增長。
提高工人收入水平,保護職工合法利益。根據杭州經濟運行狀況,在必要的情況下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保證勞動者的付出得到合理回報,改善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質。關注勞動者在工作期間的合法權益,杜絕拖欠工資、勞動損傷等侵犯合法權益事件的發生,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近年來杭州的產業結構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企業對勞動者工作素質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因此,政府要加大對勞動者進行教育和培訓的支持,提高勞動者工作能力和就職水平,緩解勞動力市場中人才供給和企業需求不相匹配的結構性矛盾,使更多的城鄉居民有提高自身素質的渠道和機會,提高社會的就業水平。
2.轉變消費觀念,規范消費信貸
近年來,隨著杭州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房和車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在這類大額消費品的購置上,杭州市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選擇按揭分期支付的方式付款,超前消費逐漸為杭州居民所接受。
消費信貸是優化居民跨期消費的重要手段,能夠激發潛在消費能力的提前釋放,對于擴大消費和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長遠而重要的經濟意義。銀行和相關金融機構應當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結合促進消費的有關政策,研發差異化多層次的消費信貸產品,吸引和促進居民在教育、醫療服務、旅游等更多的領域進行信貸消費,引導居民從傳統消費觀念、生活理念向追求生活品質的現代消費觀念轉變。并且政府和銀行要積極開發消費信貸產品及服務,在保證風險處于合理范圍內的前提下適當放寬準入制度、并努力將農村地區涵蓋到金融服務范圍當中來,促進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的增長。不僅如此,政府也可以采取補貼等優惠政策促進居民對醫療保健類、交通和通信類的消費支出,從而不但能夠有效地擴大居民的消費總額,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改善居民消費結構,更有效的帶動杭州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3.政府政策引導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政府的引導政策目標就是提高消費在居民支出中的比重,最大限度的促使居民支出用于消費。開發競爭力強、消費需求大且適銷對路的產品和服務,釋放居民購買力,拓寬市場。同時要減緩房地產、證券、期貨、貴金屬等過熱或形勢不佳行業的資金流入。
政府要努力提高居民的消費意愿、降低居民儲蓄率。盡管當前銀行的存款利率始終處于較低水平,但儲蓄率依然居高不下。這是因為杭州社會保障體系依舊不能滿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居民更傾向儲蓄以應對將來住房置換、子女教育、醫療救治等方面的不時之需。政府必須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減少居民的后顧之憂,提高居民對未來的預期,從而將居民儲蓄轉移到消費當中來。
對于城鎮與農村的差異、不同地區間的不同,針對性的采取引導措施。杭州作為浙江省的省會城市,行政區域廣闊,居民組成復雜,不同的居民群體在經濟、文化、環境特征、觀念甚至習俗上都不盡相同,應該遵循各自不同的具體情況,以差異化的政策與措施來進行引導,引導居民消費結構發展轉型,擴大消費需求。
4.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縮小收入差距
(1)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通常,社會消費群體可分為高收入階層、中等收入階層、低收入階層三類。高收入階層對于食品類、衣著類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費比重較低,他們注重生活品質和時尚潮流,更傾向于消費高檔商品如名牌商品、奢侈品等。由于部分高端商品不能在杭州滿足需求并且高收入群體占比較小,所以高收入階層對于擴大杭州消費貢獻不大;中等收入階層的消費結構一般處于發展型及享受型之間,文教娛樂、交通、通訊和居住類的消費支出比例較高;低收入階層的消費結構一般為生存型。食品類、衣著類、居住類的消費比例較高,低收入群體通常具有強烈的消費意愿用于生活品質的改善,但由于較低的收入無法實現。對于杭州而言,高收入階層占比較小且消費意愿不足,而低收入階層消費水平較低,兩者對杭州的消費總量貢獻較小,因此中等收入階層才是擴大杭州消費的實際主體,他們的消費狀況直接關系到杭州總體的消費水平。
中等收入階層往往具有較好的經濟實力和消費意愿,消費范圍涉及較廣,渴望提升消費結構和消費層次,擴大消費規模和形成消費熱點的難度不高。在進行合理的引導后,釋放出廣大居民的消費潛力,能夠對擴大杭州消費內需、刺激經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擴大杭州居民中等收入群體能直接有效的提高社會總體消費需求。
(2)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近年來隨著杭州市城鄉統籌政策漸漸發布實施,新農村建設成效不斷顯現,農村居民收入開始不斷提高。根據杭州市統計年鑒的數據,杭州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變化已經從2007年以前城區增幅快于農村1.7-3.9個百分點發展到現如今農村居民收入增幅反超城區居民1.1-2.2個百分點的狀態,杭州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已經顯現出逐漸縮小的趨勢。然而從具體數值來看,當前杭州城市居民的收入仍然遠遠超越農村居民。2012年,杭州市區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7511元,而相比之下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卻只有17017元,甚至不足城區居民收入的一半。因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仍然將是制約杭州市總體消費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2年,杭州市農業人口316.43萬人,占戶籍人口總數的45.2%,幾乎為總人口的一半。所以想要擴大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就要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挖掘出農村消費市場的潛力。面對這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的現狀,杭州政府要加快對農村的統籌規劃,完善農村基礎服務設施,優化農村投資生產環境,提高居民生產生活水平。要鼓勵農村在杭州市相關政策引導下,積極招商引資,吸引人才、技術和資金,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鼓勵和支持城市對農村的投資,充分運用土地、人口及資源優勢,發掘農民經濟新增長點,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營造民農村良好的投資環境,促進農民就業和增加收入。
參考文獻:
[1]楊圣明.消費直接也是生產[N].人民日報,2013(15).
[2]宋鐵輝.把擴大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N].杭州日報,2011(22).
[3]王艷.收入差距與中國城鎮居民消費行為的實證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