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靈明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學是新課程標準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物理教師應該結合新課程標準快樂學習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激勵性教育,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
關鍵詞:初中物理;激勵性;教育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激勵性教育,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能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物理知識,實現學習質量的提高。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激勵性教育呢?
一、運用鼓勵嘗試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生需要鼓勵,采用鼓勵教學促進學生大膽嘗試,讓學生嘗到成功的樂趣,利用成功的喜悅激勵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進而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對實驗性較強的物理學科來說,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勇敢動手操作實驗,明白定理知識的產生過程,促進學生勇敢解決物理難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例如,在學習蒸發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膽想象一滴酒精滴在手背上會發生什么現象,引導學生假設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參與學習的機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運用競爭激勵教學,提升學習質量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教師可以采用小組競爭、個人競爭等方式鼓勵學生學習,在競爭中展示他人本領,與其他學生進行對比,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自信心,鼓勵學生在超越他人過程中學會學習。例如,在學習大氣壓強知識的時候,做針孔照相機、利用塑料袋做熱氣球、利用易拉罐加熱放置水中等實驗時,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講解和引導,通過小組競爭的方式看哪組實驗做得成功,促進學生知識的強化。
三、運用啟發激勵教學,培養思維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激勵教學,引導學生有效預習,學會預習的方法。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誦讀全文找到重點,并將重點標注出來,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閱讀的能力。其次,在預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思考和提問,學會運用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式來解決。例如,在學習浮力知識的時候,實驗內容是先將雞蛋放在濃鹽水中,觀察其漂浮情況,再將濃鹽水慢慢稀釋,觀察雞蛋在水中的位置變化,再緩慢加入濃鹽水觀察雞蛋在水中的位置變化,通過這樣的啟發式激勵教學,學生可以有效地學習浮力大小的知識,最后總結出浮力定律。
總之,在實施激勵性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鼓勵式、競爭式和啟發式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黃耀東.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的改革[J].廣東教育,2001(11).
?誗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