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薈
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實驗的直觀現象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一些概念及理論,并使之專注于實驗的觀察和思考,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要構建和諧的化學課堂,一定不能忽視實驗教學的魅力。
關鍵詞:化學;和諧課堂;實驗教學
一、教材中幾個實驗的注意事項
1.對蠟燭燃燒現象的觀察
“同學們,課后每人準備一支蠟燭,明天上課時我們要觀察蠟燭的燃燒現象”“蠟燭燃燒有什么可觀察的呢?”下面有幾個同學這樣說到。這句話引起了我的思考,學生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去觀察,那么老師在本節課就一定要做好引導,教會學生“觀察什么,怎么觀察,將觀察到的現象如何準確地表述出來”。這是教材中的第一個探究實驗,對培養學生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會學生這些基本的實驗技能是今后化學實驗教學的基石。
2.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第一單元課題1學習“化學變化”時,涉及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教材第3頁),課題3學習“給物質加熱”這一基本實驗操作時也涉及到此反應(教材第21頁),只要認真閱讀教材就會發現:前者是將氫氧化鈉溶液加入硫酸銅溶液中,后者卻是將硫酸銅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教材中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呢?結合這兩個實驗的目的,通過實驗和查閱資料才知道,第一個實驗只是為了驗證兩種物質可以發生化學變化,因此順序可以互換;而第二個實驗是為了觀察兩者反應后生成的Cu(OH)2在加熱后會有什么變化,若硫酸銅溶液過量,生成的CuSO4·Cu(OH)2加熱時很難分解,因此只能將硫酸銅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
二、用好趣味實驗,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1.反復無常
向無色酚酞試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試液變紅色,加入鹽酸逐漸變為無色,再加氫氧化鈉溶液又變為紅色……該實驗操作簡便,現象明顯,且充滿神奇色彩,因此作為緒言課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好的選擇。
2.鐵樹開花
此實驗的原理是用酚酞試液與濃氨水揮發出的氨氣作用顯紅色,通過這個實驗可以讓學生很容易地理解“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這一微觀知識。
3.吞吐鵪鶉蛋實驗
學習物質溶解時的吸放熱現象時,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做:在三個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氯化鈉、硝酸銨、氫氧化鈉,攪拌使其溶解,然后將一個瓶口放有鵪鶉蛋的燒瓶依次放入三個燒杯中,在盛有氯化鈉溶液的燒杯中鵪鶉蛋無明顯變化,在盛有硝酸銨溶液的燒杯中鵪鶉蛋被吸入,而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鵪鶉蛋又被吐出來,學生在感嘆的同時,教師加以適當引導,學生便可結合已有知識分析得出這幾種物質溶于水時的吸放熱情況。
三、指導學生做家庭小實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1.分子運動實驗
將紅墨水分別滴入盛有熱水和冷水的燒杯中,觀察現象,這樣做除了可以得到“分子是不斷運動的”結論之外,還能說明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的關系。
2.自制簡易凈水器
學生在家中自己燒制木炭,根據所學凈水原理設計簡易的凈水器,并在班內展評,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調動其積極性。
3.自制泡沫滅火器
利用小蘇打與食醋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的原理自制滅火器,體會學習化學的價值,增強學生渴求化學知識的欲望。
實驗是化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上僅是自己在實驗教學中的一些粗淺認識,為了能給學生展示更加精彩、和諧的課堂,我會在實驗教學的路上不斷思考、不斷改進、不斷提高。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