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欣美
摘 要:財務風險是伴隨著企業自身在適應市場競爭的過程當中產生的,對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機理以及怎么樣對其進行切實有效的防范這兩個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可以提高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使企業可以得到更加有利的發展。本文分析了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及原因,探討了控制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范
一、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
1.資本結構不合理
對資本結構進行定義:企業籌集長期資金來源的構成,以及在這個構成當中各部分之間的比例。一個資本結構,如果自身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會造成企業經濟產生負擔的局面,致使償付能力嚴重不足,導致金融風險的存在。在一個快速發展、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許多中小企業由于其資金實力有限,有相當一部分會選擇用銀行貸款來緩解經濟壓力,當中小企業過度依賴銀行業務的時候,就會增加他們的金融風險,因為留下逾期貸款會增加融資成本。
2.投資缺乏科學性
中小企業投資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對內投資,另一個部分是對外投資。外來企業的投資,主要就是對固定資產進行的投資。決策者將數額龐大的資金投放進入市場,但是對于風險意識沒有足夠的認知,以至于毫無目的的進行投資,就會造成投資損失的潛在風險。在對于固定資產進行的投資決策過程當中,相當一部分的企業不能做好精準的投資項目分析,并且伴隨著經濟決策沒有一個有效的可行性,使得投資決策失誤頻繁發生。這樣一系列的因素造成的后果就是投資項目沒有得到預期的收益,同時不能及時對投入的資金進行成本的回收,給公司帶來的不利影響就是巨大的金融風險。
3.資金回收策略不當
就目前而言,在相當一部分企業當中,盲目貸款的現象屢見不鮮,這樣一來的結果,就是造成了數量龐大的應收賬款失控,在經過了長時間的失控后,它就會變成不良資產,使企業難以保持足夠的流動性再投資的能力,這樣就會對一個企業的資金流動性產生嚴重影響,同時受到影響的還有公司資產的安全。
二、造成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
1.籌資環節引發的財務風險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普遍存在著起點較低、缺乏資本積累的問題。相對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較高,難以從銀行在這個市場上獲得資本外部資金。此外,當其內部員工對民間募集資金支付比銀行貸款利率高得多的利率時,內部員工會有較大的負面情緒,因此中小企業募集資金的成本也是一個極大的負擔。因此,當中小企業發生了資金周轉困難時,為了解決現金流所產生的的問題,需要投入的成本相對于大型企業來說,要高得多。同時在中小企業當中還存在著因為借款比例過高,以至于無法如期償還債務的問題。在資本流通的過程中,融資風險是資本積累的圓形循環,會帶來直接的企業財務風險。
2.投資不當引發財務風險
在進行投資時,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投資不合理,造成企業虧損相當嚴重。我國中小企業存在管理體制不完善、權責不明的問題,資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沒有保障。在經營管理中各環節之間缺乏統籌協調配合,造成財務風險嚴重。
3.經營過程產生財務風險
中小企業可能會出現銷售不暢導致經營過程中風險銷售的問題,并且導致信用風險產生。隨著市場化的發展,中小企業在國際經濟環境中的影響越來越廣,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方面是要生產這些新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是要實現中小企業在很短的時間內戰略轉型,這對我國中小企業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力將受到嚴峻考驗。中小型企業的管理水平越來越低,不少屬于粗放管理風格,存在不合理的人力,物力和生產能力安排。此外,產品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存在產品質量低下等問題,勢必會對一部分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加劇金融風險的產生。
三、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防范
1.提高財務管理能力
對于預防財務風險來說,提高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適應性以及應變能力,是防范財務風險的第一要務。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它們在面對宏觀環境的變化時,不能夠保持良好的適應能力,特別是對國家產業政策,貿易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缺乏準確把握趨勢和規則的能力,因此要調整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政策和管理辦法,以達到提高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目的,在面對環境變化的時候,可以更好的做到規避金融風險。
2.對內部管理進行提升,強化財務工作人員風險意識
中小企業在日常的運營和管理過程中,要對自身的財務內部關系進行理順:第一點,就是要保證各部門清楚自身在財務管理當中處于什么位置,對責任進行具體的劃分;第二點,就是要保證在進行相關利益分配時,各部門人員的心理應當平衡,對各部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進行充分的調動。除了以上兩個方面,財務管理人員應該明確以下內容,那就是在進行日常財務管理時,財務風險一定會始終貫穿于任何方面,無論在哪一個細小的環節產生失誤,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都是有可能引起金融風險的。對于財務管理人員來說,風險意識是必須自始至終都要存在于日常的相關工作當中的。
3.增強對債務的管理,減低負債風險
對于債務規模,應保持在一個適當的水平,以有效減少債務利息。一個中小企業,如果它的業務風險比較高,并且效益波動性較大,那么對于它而言,就應該適當降低債務融資,以達到降低或避免財務風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田芬,陳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綜合評估研究[J].財會通訊,2010,(7).
[2]張曉.金融危機背景下淺談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范[J].山東紡織經濟,2010,(3).
[3]姚雁雁.我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范[J].財會研究,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