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麗
古典詩詞句式簡單而統一,形式豐富而靈活,充滿趣味性和音樂感,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重要內容。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積極性,教師應引導學生多進行古詩詞的拓展閱讀。
一、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他們進行課外拓展閱讀的基礎,只有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對古詩詞產生興趣,他們才會主動進行課外閱讀拓展。小學語文古詩詞拓展閱讀的第一個技巧就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第一,古詩詞具有審美和體驗的特點,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出聲朗讀,能體會朗讀過程中古詩詞所反映出的節奏感,進入充滿詩意的世界。老師引導學生研讀課文和賞析課文,可以從課文的誦讀中領略審美對象的美感,增強審美情趣,以誦讀的方式入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同時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第二,在古詩詞的講解中運用聯想和想象,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對古詩詞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在全班交流中可以充分感受古詩詞中所描繪的美景,進入詞人描繪的情景,在不知不覺中獲得審美體驗。比如,在學習《詠柳》時,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感受和煦春風拂面、柳枝隨風搖擺、碧綠的柳葉在眼前,領會詩句中詩人對春天美景的贊美之情。古詩詞蘊含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審美情趣,多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這類的文章,同時運用了襯托渲染、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古詩詞的這些特點要求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才能領會其中的意蘊和感情,學生只有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聯想體會詩人的情懷,才能完全感受詩中的無限魅力,并受到情感的啟發。
第三,將古詩詞運用現代的文字改寫下來,這是新課改下古詩詞教學中運用較多的方式。言為心聲,每一首古詩詞都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想真正學習一首古詩詞,就必須了解詩人的生平和作品的寫作背景,所以教師應經常要求學生用現代的語言文字展現古詩詞的內容和思想感情,加深對主題的理解,從課內到課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去誦讀更多的作品,增加語文拓展閱讀的途徑。
二、引導學生體會詩韻之美
古詩詞的格律協調優美,句式工整,富于美麗的辭藻和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領悟和欣賞中國文化精髓的思想精神旅途,感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1.古詩詞中的神韻意象
古詩詞里蘊含的神韻和意象是無法劃分范圍的,只要運用想象的方法,每個人都會有關于古詩詞的獨到見解,能通過對常見意象內涵的探究,感受古詩詞里的審美情趣和思想感情。比如,李白的詩充滿奇特的想象和聯想,思緒跨越比較快,學生若在課堂中學習了李白的一首詩之后,對于李白的作品特點產生了興趣,這樣就會在課外閱讀拓展中運用多種方式查找李白的相關作品,增加自己的語文拓展閱讀量。在詩歌的音韻美、畫面美、情感美的共同作用下,能增加學生對語文拓展閱讀的興趣。現代的影視作品中,經常會運用到古典詩詞,比如很多學生喜歡看的動畫片《秦時明月》,其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根據歷史改編的,動畫片中的古典詩詞富含深刻的哲理,這也是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一種方式。故事改寫同樣為學生的自主活動提供了廣闊的創意空間,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意象注入時代的元素和學生的心理領悟,感受古詩詞中的傳統意象在創新之后呈現的表達效果,讓學生在屬于自己的現代天地里找到傳統文化的影子,感受傳統文化和自己領悟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新的詩歌神韻,將傳統的意象用通俗的語言和文字展現出來。
2.古詩詞中的生活氣息
很多學生不喜歡閱讀古詩詞的原因是認為傳統的古詩詞與現實生活聯系不緊密,甚至認為古詩詞與我們現代的生活沒有任何關系,平常的學習就是欣賞中國的傳統文化,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會逐漸發現,國家調整法定假日、宣傳經典文化等活動,都表明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在加大,就調整法定節假日來說,新增的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都在中國古詩詞中有很多描寫,古詩詞與我們現代的生活還是有很大聯系的。傳統節日的來歷、節日傳統都在古詩詞里有介紹,古詩詞里的生活氣息是很濃郁的,學好古詩詞可以更好地對比傳統節日和現代生活,增加自己的個人文化修養,在與長輩、老師、同學、朋友的交流能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文化水平和語言文化層次。
3.古詩詞中的名人故事
在語文拓展閱讀調查中,我發現做得較好的學生比較喜歡的作者大多數都是李白、李商隱、李煜等,學生之所以喜歡課外閱讀就是因為他們對個別的作者有深入了解,對這些作者的生平和事跡有了具體的了解,所以在語文拓展閱讀的過程中,就會對自己比較喜歡的作者的作品有興趣,拓展閱讀的范圍也就比較大。比如說,幾乎所有的學生在學習了李煜的一首詩之后都會對李煜的生平有詳細的了解,之后對李煜的所有作品都會有興趣。語文拓展閱讀可以豐富學生對于自己喜歡的作者的了解,增加自己的歷史文化涵養。
通過有效調動學生進行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能讓學生對古詩詞有閱讀理解的興趣,同時在課外拓展閱讀中,用古詩詞的意象和與生活貼近的氣息讓他們更加喜歡古詩詞,運用古詩詞的文化意蘊增加自己的文化涵養,從而在整體上提升語文拓展閱讀的質量。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