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迎春
摘 要: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本的設計強調以人為本,能使學生更好地完成數學作業,自主選擇,獲得成功的體驗,并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獲得全面發展。
關鍵詞:個性化作業本;中學數學教學;實效性
作業是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饋、調控教學過程的實踐活動,也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獨立運用和親自體驗知識、技能的教育過程。它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練的技能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個性化作業本”的實施,因其“針對性”“新穎性”和“挑戰性”,深受學生的歡迎。實踐表明,設計個性化的作業本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由“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
一、我的個性化作業本的設計
(一)前提診測
前提診測就是通過小測驗的方式或提問課本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方式,對學生掌握的程度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學生經過預習,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二)當堂練習
當堂練習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可以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不懂的地方,及時給予糾正。可以說,當堂練習是非常重要的,對課后的作業布置也會有一個指導。
(三)當堂檢測(5分鐘)
1.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以及存在什么樣的問題
通過看學生檢測的結果就可以一目了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當堂作業出現的問題,要努力做到快反饋,強矯正。對那些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及時地在課堂上進行集體講解訂正,而對個別存在問題的學生,老師只要指出,學生就能很容易地改正過來,避免了因為時間拖得過久,形成了思維定式。
2.當堂檢測對培優補差有幫助
在老師了解學生檢測情況的同時,因為優生會完成得比較快,我們可以肯定他成績,并鼓勵他找出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也可以讓他再攻克更難一點的題目。同時學困生也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發現他的錯誤,面對面指點,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并且也可以幫助學困生克服學習中的畏難情緒。
3.當堂檢測是一種很有效的,能幫助老師了解學情、調整備課的手段
通過當堂檢測的情況反饋,老師還可以了解到自己本節課的得失,反思下面的內容該怎樣講才更利于學生的接受,這樣就能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備課思路,使得自己的課堂更有實效性,效果更好!
4.當堂檢測可以督促學生認真聽講
久而久之成了習慣,學生都知道如果這節課沒有認真聽講,那么當堂檢測就很難過關,當別人開開心心完成任務開始玩耍的時
候,自己還要請老師幫忙,很沒有面子。所以就會自覺地提醒自己要認真聽講,使得自己能夠在當堂檢測中做優勝者。
總之,當堂檢測要做得卓有成效,不是只要做到設計好檢測內容,更要做好檢查,不但要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知道誰對誰錯,最重要的是要從學生的檢測作業中得出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情況的反饋信息,強化正確認識,矯正錯誤。除了檢查,還要督促學生對檢測作業進行矯正,矯正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不深刻,計算方法的不正確,思維方式的不合邏輯等錯誤。認真把握好課堂檢測,可以有效地了解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家庭作業
此環節為了鞏固復習舊知,其練習中基本題占80%,側重于知識概念方面,基礎題占20%,另有10%多以綜合性習題為形式,注重學生知識轉化成認知結構。此環節在功能上是為了強化和內化知識結構,檢測和鞏固教與學的雙邊成效。
二、反思
教師最容易布置三種不合理的作業:一是“重復作業”,即學生已經練習到位,因反饋信息不暢等原因而仍然布置給學生的作業;二是“盲目作業”,即沒有明確目標而順手找來的作業,題目是什么,難度多大,題量多少,教師心中都沒有數;三是“冤枉作業”,即教師沒有把握難度標準、沒有進行適當分層而布置的作業。
三、個性化作業本的優勢
(一)改變以往的變重“量”為重“質”
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談到教學最優化和減輕學生負擔時,告誡人們“不要取消作業”,而是要“從一道練習作業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目前,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最主要的表現就是作業量過大。比如課本練習、數學學習與評價、數學補充習題等幾本作業,以致教師通過大量的作業的“量變”帶來學生成績的“質變”。長期以來,教師布置作業總是本著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則,強調機械的重復訓練,忽視了對習題的精心設計,忽視了習題中的思維價值。這種只注重“量”而不重“質”的作業負面效應也就顯而易見。教師要徹底改變作業布置中重“量”輕“質”的錯誤做法,個性化作業本的設計則嚴格執行中小學《課程計劃》中的有關作業量的規定,把學生的課本練習、數學學習與評價、數學補充習題等幾本作業,融合成一本,努力提高作業質量,精心設計、布置一些典型性的作業題,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事半功倍的練習效果。個性化作業將學生從繁重的作業中解脫出來,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心理負擔。
(二)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學生的作業個性化正好具有這種功效,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作業的針對性,不同程度地開發了學生的潛能。作業設置分為三類:一類是基本題,緊扣當天所學的內容,主要目的是用來鞏固新知;二類是基礎題,這是針對一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布置的,淺顯易懂,有利于他們獲得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的自信心;第三類是發展題,這種題目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針對基礎好的學生設計的,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作業布置具有層次性,能適合全體學生,滿足知識基礎不同、智力因素各異的每個學生,改變了傳統作業布置的整齊劃一而導致基礎優秀的學生“吃不飽”、基礎較差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使得前者的潛能得到開發,后者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學生個性得到張揚。
(三)變單一為多樣
傳統的數學作業,多為解答題型。單調的作業使學生感到乏味,因而導致一些學生厭惡作業。個性化作業本的設計對傳統作業的單一形式進行改進,實行作業形式的多樣化,不僅是題型多樣化,更是形式多樣化,既有一般的書面作業、口頭作業,又有聯系實際問題的研究性作業。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把我們的生活與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了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了自主創新能力。學生從作業的完成
中,體會到數學是生動活潑的、充滿情趣的。
實施“個性化作業本”,能有效實現作業的“補救”“鞏固”“提高”“激勵”。因為“個性化作業”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它就是為了彌補不足而設計的作業,從而可以更高效地彌補某項知識的缺陷。同類型題目按照比較科學合理的時間間隔多次呈現,以確保還沒有理解到位、形成技能的內容及時得到鞏固和發展。“個性化作業”基本上是量身定做的。通過批改與評價,可以讓學困生找回學習的信心,讓優秀的學生發現自己的潛能,讓所有的學生享受挑戰成功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商德遠.個性化課堂教學藝術[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方蕾.個性化作業的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1(19).
[3]劉琴.有效作業的設計[J].中國論文下載中心,2010.
[4]布魯姆.教育評價[M].王剛,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