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忠
摘 要:本文首先對我國高校工會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很多,主要包括領導干部忽視對工會工作的管理、高校工會工作的時效性不強、管理模式不夠創新和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最后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的創新,加強工會工作的重視程度,提高高校工會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
關鍵詞:高校工會;管理模式;工會建設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改革,給高校工會的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在高校工會的管理上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因此,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加強高校工會的建設是高校工會改革的新課題。結合當前的經濟形勢,促進高校工會的建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目前我國高校工會中存在的問題,本文研究高校工會建設發展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高校工會工作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高校工會中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一個方面:
(一)高校工會領導對高校管理工作的認識程度不夠
很多領導干部還存在行政機關管理的傾向。一部分人認為高校的工會就是擺設,工會只是文體工會和福利工會,工會的領導干部只會收經費,搞一些工會活動。對工會與學校教職工和學校的管理關系認識不清。因此,在工作管理上不積極,并且不能創新,只是認為工會的工作并不是干實事,從而忽視了高效工會組織的政治性和群眾性。
(二)高校工會工作的時效性不強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和教育體制的改革,高校工會逐漸成為獨立的主體,但是高校工會的權利行使方面仍受到限制,在社會的權利行使還主要依附于國家工會,但在高校內行使卻與行政職能相對獨立。主要表現在行使決定權和評議監督權上。
(三)高校工會干部隊伍素質參差不齊
很多高校的工會干部隊伍存在素質不高、年齡老化、數量較少和青黃不接的現象。對干部繼續教育的培訓工作很少,沒有建立相應的制度。在職的工會干部對工作的積極性不高,不重視工會的工作,并且創新能力不高,對教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不強。也沒開拓進取和鉆研業務的凈勝。
(四)高校工會工作的管理模式老舊
目前,我國高校工會的管理模式仍停留在日常事務上,工作方式和方法不夠創新,使得高校工會的工作很難滿足現在工作需要,而且工會的工作方式仍是機關化和行政化。
二、加強高校工會建設的途徑
(一)強化政治意識,樹立大局觀念
高校工會工作的應在考慮如何推進學校發展的大局上與學校黨政統一起來,自覺地接受黨的領導,緊緊圍繞學校發展的大局,幫助行政實施學校發展大計,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根據學校黨委和上級工會的工作部署,制定工會工作計劃,指導二級工會開展工作。工會必須牢固樹立講大局講政治的觀念,提高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指導下行動的自覺性,善于找準服務大局的工作切入點結合點。高校工會要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在高校工會政治方向政治原則的重大問題上,做到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要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規法律,做到科學辦會、民主辦會、依法辦會。要堅持反腐倡廉,會務公開,努力把高校工會建設成廣大教職工信賴的教工之家。
(二)強化學習意識,促進高校工會管理法制化
首先,加強學習宣傳。貫徹工會法、教師法、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只有學好用好這些法,才能更好地依法加強工會組織建設,把廣大教職工最大限度地組織到工會中來,才能更好地依法行使工會的權利,履行工會的職責和義務。其次,高校工會是高校教代會的工作機構,高校工會必須按期召開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切實履行工會民主參與職能,組織和代表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充分發揮工會在民主渠道和教代會工作機構的作用,以及閉會后教代會各工作委員會日常工作的開展,要讓工會成員充分享受民主權利。必須深化教代會制度建設,要積極建立和完善校、院(系)兩級教代會制度,促進二級教代會制度化,規范化,充分發揮教代會作用,在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干部任用、職稱評定、積資建房方案、醫療改革方案等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充分意見及建議權利。再次,必須加強高校工會內部制度化管理。
(三)強化隊伍建設意識,不斷壯大優秀人才
其一,必須選拔優秀干部進入高校工會隊伍。工會通過招聘等方式,選拔優秀干部充實到工會干部隊伍中來,使工會干部年齡、學歷、專業結構等得到優化,并在任職期內保持相對的穩定。其二,必須加強培訓。工會要創造條件和機會,根據高校及高校工會不斷發展形勢和工作需要不定期地培訓,提高工會干部的理論、政策和參與水平,努力培養熟悉業務,熱愛工會工作的干部。其三,加強自我學習進步。工會干部自身要勤于學習,把學習作為提升能力的基本途徑,促成“學習型工會”。通過優化學習環境,營造學習氛圍,制訂學習規劃,建立學習制度,引導工會干部和教職工立足本職,樹立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致用,提高個人、團隊、組織學習能力,促進全體工會干部和廣大教職工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四) 強化責任意識,切實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對于提高工會的管理要提高工會職工的責任意識,把職責目標牢記在心。時刻用心,認真履行工作指責,并且最大限度的保障教職工的合法權益。為構建和諧的校園環境多做貢獻。高校工會要敢于運用法律法規及制度來解決問題。通過維權,把教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到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科研水平和辦學效益上來。要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在高校改革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必須強化法律監督人事爭議調解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等手段,及時消除勞動關系的摩擦,維護教職工隊伍的穩定。要經常通過不同層次人員座談會談心交心等,及時化解矛盾,增進團結。
(五)強化創新意識,提高服務能力
高校工會工作要創新,第一,必須加強調研,在調查研究和探索實踐中提升水平。通過深入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密切關注教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主動研究改革發展中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第二,工會干部要始終保持勇于創新的精神狀態,在繼承中發展創新,形成高校工會工作的特色。第三,進行理論創新。工會干部要解放思想,實事求實,與時俱進,把握高校面臨時代發展特點,高校改革趨勢和高校工會工作規律,不斷推進工會理論創新。
參考文獻:
[1]吳學松.加強我國高校工會服務能力建設的對策思考[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12,(4).
[2]陳曉琳.加強高校工會建設幾點思考[J].民營科技,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