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進步,女性就業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女性在社會財富生產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不可獲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女性勞動力就業的現狀到底如何呢,現結合我區2009-2014年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新疆女性就業現狀。本文主要針對新疆女性勞動力就業現狀,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案三方面入手,淺淡新疆女性就業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女性;就業;對策;分析
一、新疆女性就業現狀
(一)女性就業人口的結構分布
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區在業人口分布狀況來看,16大行業中,女性只在7個行業中所占比重略高于男性,它們分別是制造業,批發及零售貿易,餐飲業,社會服務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文化藝術以及廣播電影電視等行業.其余的比重均低于男性.特別是在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倉儲及優點通訊業,黨政機關及社會團體等行業,女性的就業率遠低于男性。
(二)漢族女性與民族女性就業率的比較
據全區總人口數為1846.26萬人,漢族人口數749.77萬;民族人口數為1096.49萬,其中漢族女性為361.76萬;民族女性為529.01萬.女性在業人口約為310萬,而女性總人口數為890.77萬,在業女性占其總人口比重為34.83%。漢族女性在業率占女性就業總人口比重為68.91%;民族女性僅為31.09%。由此可見,310萬女性就業者中,近七成是漢族女性,民族女性雖然人口遠多余漢族女性,但就業率卻只有很小一部分。
(三)不同地區間女性就業率的差距
根據六普資料顯示,在我區310萬女性就業人口中,北疆女性就業人口總數為189.379萬;占到61.9%;南疆女性就業人數為120.621萬,占38.91%.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約六成女性就業人口集中在北疆,而南疆只占其中四成,北疆的女性就業率明顯高于南疆。
通過以上幾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新疆女性就業的行業產業分布不均衡,民族女性就業率遠低于漢族女性,并且其受教育程度和就業高低有著密切關系。
二、女性就業率低的原因
新疆女性就業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經濟不發達的因素,還有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此外還包括企業和女性自身的諸多原因。
(一)新疆經濟發展滯后且不平衡,制約女性就業
新疆位于我國西北邊陲,是個多民族聚集地.目前境內主要居住的民族多達13個,但因地理位置的偏遠,交通的不便利以及由此導致的信息閉塞,新疆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內陸其他地區產生了很大的差距,2010年新疆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僅排全國第25位,全區全年財政收入居全國26位,就業人員總數居25位。經濟基礎的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是制約我區經濟發展的緩慢的主要原因。由此看來,經濟的不發達必將對女性就業產生影響。
(二)民俗民風影響女性就業
新疆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情和生活習性.如哈薩克族和蒙古族都是古老的游牧民族,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參與放牧活動,隨季節不斷地遷徙,沒有固定住所,因而也很少有固定的工作;維吾爾族和回族部分婦女因為思想保守,她們至今仍然沒有出去工作的觀念,相夫教子和勤于家務便是她們認為最好的歸宿。所以這也成為新疆女性就業率不高的一方面原因。
(三)企業的因素
1.性別歧視
根據調查顯示,從2000年到2006年,中國普通高校在校女生數量增長了三倍,占學生總數比例從40.31%到46.95%。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對62個城市的調查卻顯示,有67%[1]的用人單位明確提出了性別限制,或明文規定聘用期間不得懷孕生育.相同條件下,女性就業機會只有男性就業機會的87.7%。女性出次就業率僅為63.4%,比男性低8個百分點,2004年,全國的大學畢業生人數為280萬,其中有80萬人沒能及時就業,在80萬人當中相當一部分為女性,另據國內一所大學對2009屆研究生進行的一次調查,超過七成的調查對象認為,在同等條件下,招聘單位會優先考慮男生。近年來關于女性就業難的報道屢見不鮮,性別歧視成了職場的焦點之一。用人單位認為女性工作能力不如男性,女性諸多生理特點相對于男性而言,明顯處于弱勢以及女性性格中的的優柔寡斷和吃苦意識差等等借口將女性拒之門外。在大多數人心目當中,優柔寡斷,缺乏冒險精神,邏輯能力差等也常常會和女性劃上等號。
2.女性勞動力雇傭成本增加
用人單位認為女性勞動力在就職期間必定會出現一個時間上的中斷,當年輕女性進入適當的年齡時期會懷孕生子,這時單位要按照國家規定的相關法律法規,準許女性產假休息。這就是所謂的時間中斷,一旦出現了這種時間中斷對于用人單位來說便是一種經濟損失。因為對女性帶有偏見的工作壽命周期的預期,一些企業不愿意聘用女性,女性由于承擔繁衍生育的職責,而被用人單位認為時間中斷的看法影響看女性職業的壽命,使女性在職場競爭中處于劣勢。
(四)女性自身因素
在生理上女性和男性存在著明顯差異,大多數女性在體力和精力上往往不如男性,傳統社會分工機制深深印刻著男性的生理優勢,許多工作至今還帶有濃重的體力色彩,女性因為在體力和耐力方面處于劣勢,便徘徊在這種性別分工的邊緣地帶,這樣使招聘單位認為,無論是在體力上,還是精力上,男生肯定比女生更能勝任將來的工作,比如某些大學的專業,如石油地質,勘探,機械等等,明確指明不招女生,還有一些工作崗位比如,野外考察,作業工廠也拒絕女性,他們認為招收女性在工作安置上存在諸多不便。在生理角度上看,女性的確要在體力上遜于男性,間接影響到出差,加班等,這就是很多女性勞動力失去了為數甚多的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行業。
三、提高女性就業率的對策及措施
(一)發展經濟,開拓新的就業領域
利用新疆本土優勢,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食品加工和紡織工業,同時加大石油,天然氣及有色金屬等礦產資源的開發力度。如大力發展優質紗布,高檔面料;積極開發天然彩色棉織品;做好獨山子乙烯工程擴建,天然氣利用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可可托海稀有金屬資源,搞好喀納斯湖,博斯騰湖,巴音布魯克,那拉提,唐布拉等重點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旅游宣傳,積極推出具有新疆特色的旅游項目和線路加快特色工業的發展,以上這些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經濟項目,都能推動我區經濟發展邁向一個新臺階。
(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就業崗位
近年來,第三產業正在成為吸納女性勞動力就業的主要渠道,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計算機、通信、金融、保險等高新技術行業,成為這些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一般來說女性具有辦事認真,細心負責,富于同情心,擅長與人溝通,感情細膩等特點,而這些特點恰恰是第三產業所需要的,針對新疆產業發展不均衡,第三產業發展不充分的實際情況,我們要加快產業改組改造,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開拓新的服務領域,擴大服務業規模.實現女性從一二產業向第三產業的轉移,并在此基礎上,開發符合上述女性特點的行業,不斷擴大就業門路和就業形式,拓寬其就業渠道,增加工作崗位,提高女性就業率。據測算,即使按我國現有水平,第三產業人員所占比重提高一個百分點,就可以增加700萬個就業崗位。
(三)規范勞動力市場,創造公平職業制度
我們應當在全社會范圍內倡導建立男女平等的就業環境,消除對女性的歧視和偏見,提高女性在社會上的形象,使她們的地位上升到和男性平等的高度,社會能公正的評價女性的就業能力,對她們為家庭,為社會做出的貢獻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勞動力市場建立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為女性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
總之,女性就業是她們實現經濟獨立,以及能否實現女性半邊天的重要物質保障,只有不斷提高素質,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敢于超越男性.才能開創屬于自己,適合自身發展的女性新天地,社會才能更加進步,更加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
[2] 2006年新疆年鑒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