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波
摘 要:在當今社會環保事業已經成為迫切的發展需要的情況下,如何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成為環境監察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環境監察對于環保工作意義重大主要是在于它對與環保工作相沖突或是違背環保規定和環保理念等行為,進行法治化手段的管理。在環保工作的開展中,正是由于這種管理內容的存在才能約束人們在環境使用與環境開發等方面的行為,避免出現因主觀因素造成的環境被破壞的現象發生。目前籒環境監察工作現場執法的工作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才能使環境監察工作更加完善。
關鍵詞:環境監察;現場執法;問題;解決方法
在我國環境問題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而是自我國開始現代化大規模建設就同步產生的一個社會性問題,面對著未來的國家發展,環境保護工作必然要同步開展,同時將有關的管理法律法規有效落實,才能保持環保工作實現持續有效的開展,面臨眾多環境問題我國的全民環保意識已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然而一些違反環保法律法規規定的個人和企業行為仍然是普遍存在的[1]。面對這種與環保事業嚴重背離的行為,只有利用完善的監察制度來對環境利用和開發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管,才能實現環保工作的有效開展。2015年1月1日,環保部頒布實施了新的《環境保護法》,并同時出臺了四個配套措施,提出了環保主觀部門實施以日處罰策略,其最終目的也是對違法排污采取“零容忍”,對企業采取了一系列的“組合拳”措施。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需要進行深刻探討,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措施。
一、環境監察現場環境執法中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體系不完善
環境監察工作的主要依據就是與環保相關的立法,然而目前我國相對不完善的環保法律體系,嚴重影響著環境監察工作的開展。目前我國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已經建立的相對完善,然而僅僅對環保工作進行較為明確和嚴格的規定,卻沒有完善的環境監察法律體系,使得監察工作的開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例如在對一些監察工作所考察的對象評價標準上存在模糊現象,即無法通過參考相應法律規定來對考察對象做出明確的評價,自然也無法實現環境監察[2]。在環境監察法律體系中,這種不完善的體制狀態非常明顯的存在,嚴重影響著具體工作的開展。因此法律體系不完善對于環境監察現場環境執法可謂影響深重,必須加以重視。此外,由于環境監察現場環境執法對于“既往不咎”的處罰狀態,需要進一步進行全面完善相關法律體系,以確保環境監察現場環境執法過程中不出現由于無法可依導致的執法困難。
(二)監察執法隊伍素質低下
做為環境監察工作人員必然要求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以及準確的判斷力,對環保工作各項規定的全面認識更是最基本的能力需求,在環境監察這樣一個對綜合性素質要求高的部門,隊伍素質低下現象非常普遍存在,對工作的開展與執行法律規定有著嚴重的影響。素質低下主要表現在對工作目標和內容的不明確,工作缺乏主動性與責任心,執法的力度不嚴,工作積極性缺乏等,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客觀原因的影響包括法律標準不明確、單位激勵機制不健全等,而主觀原因仍然是最主要的,工作人員缺乏學習、缺乏責任感,無法完全掌握與自身工作責任相關的標準與內容,因而無法有效的完成監察工作任務。
(三)執法力度不到位
執法力度不足主要原因是兩個方面,一是制度方面的原因,二是執法人員的原因。從制度方面來說,由于環境監察相關的法律制定不健全,相關的規定與標準設定不到位,使得在實際工作的開展中,監察標準模糊化,嚴重影響執法的力度。從執法人員自身的原因上說,由于各種客觀原因與主觀因素的影響,在具體的工作開展中,可能會由于外部原因或所針對的監察對象的原因,導致工作的開展不順利,甚至是無法開展,自然就會造成執法力度不到位的結果,同時執法人員的觀念問題,或者是工作態度問題,在具體的監察工作開展中,沒有以嚴格的標準來對工作執行力度嚴格要求,同樣也造成了執法力度不到位的問題。
二、環境監察環境執法問題的措施
(一)完善環境監察相關法律
環境監察工作要想有效的開展,并不斷的改進在目前工作開展中出現的問題,就必須把與環境監察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健全化,健全的法律體系是工作開展的基礎,也是工作中的根本評判依據,只有將相關法律確立和完善,才能為環境監察工作提供明確的標準和規定,以使工作的開展更加有效。在環保相關的法律方面,應當將我國的環保任務、目標、目的、意義等基本原則進行明確的規定,針對我國的環境資源使用現狀,對具體的環保標準進行明確規定[3-4]。在環境監察工作相關的規定上需要對具體的監察工作任務和目標進行明確規定,再將工作的責任落實到具體的部門行為上,對環境監察工作實行完善的責任管理制度,將相關的單位和部門的工作任務進一步明確。在環境監察工作標準的制定上,必須要從我國的環境實際情況出發,設定相應的標準,對監管范圍的規定應當全面的考慮,將一切與環境保護相關的行為都作為監管對象,并根據規定進行監察管理。新《環境保護法》就是為了為環境監測執法活動提供法律依據,其嚴格規范了法律定義、適應范圍與對象和實施流程,以及監督監測的流程,確保了監察執法行動的依法依規。
(二)加強監察執法隊伍建設
環境監察工作隊伍綜合素質水平不足,使得工作的開展無法有效實行。在加強環境監察工作隊伍素質建設上,首先要以基本的素質教育為根本,提高工作人員的執法積極性與責任意識,將環保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其對每個人切身利益的相關性進行明確的教育,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使他們認識到環保事業不僅是一項有利于自身健康與環境建設的重要工作,更是對全國乃至世界環境都有益的一項工作。在執法素質教育上,應當以明確的執法標準來進行教育,進行全面的環境監察法律學習,并對工作人員的執法行為進行標準化、規范化、精確化執行管理,使執法工作的執行力度全面的提升[5]。另外對于執法人員的管理策略還需要加入一定的獎懲制度,對于優秀的執法行為和執法習慣予以表彰,而對于不合格或達不到標準的行為進行嚴格的懲罰,通過有效激勵與嚴格的考核標準,也必然能夠對執法工作開展的效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全面提高監察執法水平
在完善的環保制度下,通過對環境監察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培養與訓練,必然能夠提升監察執法水平,然而面對目前普遍存在的環境違法行為,僅僅依靠監察手段是無法完成對其的懲治的,全面監察工作的開展還應當聯合公安機關部門共同完成,對于嚴重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大力的懲罰,以為所有的環境開發行為敲響警鐘,避免出現同樣的違法行為[6-7]。另外全面提高環保監察還需要對環境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相關法規進行深化改革,通過不斷變化的環境污染原因,進行相應的制度調整,以保證環境監察工作隨時都能夠將對環保最意義的事項做為重點工作來開展。同時全面有效的環境稽查也是完成環境監察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只有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環境稽查,才能發現在環境保護工作中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而針對不合格、不合法行為進行監察執法的管理。
三、結束語
作為我國現代化全面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賴,環境保護工作成為一項對全人類有意義的事業,我國目前在環境監察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只有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以完善的制度為根本,以細致、深入的執法工作為目標,建立起相應的人員教育機制,提升執法人員素質,才能將環境監察現場執法工作開展的更加順利和有效。
參考文獻:
[1]王志強.淺談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的幾點問題和對策[J].低碳世界,2013(04X):125-126.
[2]馮薇薇.關于環境監察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9):109-110.
[3]焦翠燕,任鋼,徐鐵兵.典型鋼鐵企業現場環境執法監察工作分析與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17):148-150.
[4]王佩香.關于加強環境監察能力建設的幾點思考[J].綠色視野,2010(11):37-38.
[5]孔萍.信息系統在環境監察中的應用.硅谷,2012(9):150-151.
[6]潘建芳.環境監察工作的有關思考[J].今日科苑,2009(24):178.
[7]陳海洋.基于信息系統的環境監察現場執法業務研究[J].三峽環境與生態,2010(6):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