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強
【摘要】閱讀和寫作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兩大板塊,既是其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閱讀和寫作雖是語文教學的兩個方面,但是二者并不是獨立的個體,有著剪不斷的千絲萬縷的關系。本文主要是以高中語文小說教學為對象,探討在小說教學過程中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結合。
【關鍵詞】高中語文 小說教學 閱讀與寫作 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89-02
一、前言
隨著近些年來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高中語文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也迎來了新的挑戰。《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學生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同時也要讓學生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情感體驗[1]。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兩大重點,同時也是難點[2]。閱讀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是觀察生活的一種方式,寫作是傾訴情感和生活體驗的一種途徑。閱讀和寫作,雖然是語文教學的兩個方面,但是二者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具有密切的關系。正如葉圣陶所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與吸收具有密切的關系[3]。可見,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分不開的。在高中語文小說教學過程中,做好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結合工作,能夠使二者實現互相促進,共同進步的目標的實現。
二、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結合分析
1.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注意寫作手法,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
在高中小說教學過程中,常常會涉及到很多的寫作特色和方法,如環境描寫、細節描寫、心理描寫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向學生講授這些寫作手法的特點和功效的同時,也要注意采取措施讓學生真正掌握這些寫作技巧,并且懂得將它們運用到自己的寫作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比如,在學習《藥》這篇課文時,文中有很多環境描寫的句子,如開頭的“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游的東西,什么都睡著了”,“街上黑沉沉的一無所有,只有一條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等,這些環境描寫都襯托了當時社會現實的黑暗;文中還有多處用了象征手法,如沾了革命烈士鮮血的“人血饅頭”和夏瑜墳上的一圈白花等,這些對于文章主題的深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老師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可以讓他們把這類描寫找出來,重點讀一讀,領略這些寫作手法對于文章主題的表現的作用。然后老師可以在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給出學生一個類似的主題,讓學生仿照教材中的表達方式,將這些寫作手法運用到自己的小作文中。這樣,通過對這些寫作手法的講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而且可以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掌握該小說的一些寫作技巧,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和閱讀能力的提高。
2.在閱讀過程中,注意語言文字的錘煉,豐富語辭和文采。
語言和詞匯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文字功底和豐富的詞匯,才能在寫作過程中做到得心應手。但是豐富的詞匯單靠課堂字詞教學是不能達到的,需要學生在長期閱讀過程中不斷積累才能實現。因此,在高中小說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于文本中的語言詞匯進行學習,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詞藻,并且同時加強學生對語言詞匯的鑒賞和辨析,從而提高學生語言使用的準確性。
3.課內外閱讀相結合,讀寫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涉及很多從長篇小說中節選出來的片段。這些片段大多是原書中精彩的部分。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借助片段,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讓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比如,在學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課文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口頭表達一下自己在閱讀完該故事之后的感想,然后再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找找《水滸傳》中其他有趣的故事來看,并且要求學生最好做好讀書筆記。這樣,不僅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而且可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長期堅持寫讀書筆記,對于學生的寫作水平的發展也會具有重要積極意義。
三、結語
閱讀和寫作是分不開的兩個方面。在高中語文小說教學過程中,注重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無論是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發展,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結合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是需要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從而找到切實有效的途徑,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促進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洪夢婕. 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通透[J].教研天地.2009,(7):70.
[2]吳炳淑.高中語文教學閱讀與寫作思考[J].學周刊.2011,(5):97.
[3]陳芳.中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與寫作的結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