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正
【關鍵詞】 學校;校園安全;師生關系;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0—0021—01
新時期,對學校的要求和辦學目標是堅持立德樹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綜合改革,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實現這些要求和目標,這就要求校長在學校管理中著力抓好校園安全、師生關系、部門協調、學校文化等重點工作。這些工作是辦好人民滿意學校的關鍵和前提。
一、校園安全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保證
校園安全,心系千萬家。校園若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就談不上和諧的校園,也將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學校教育應“警鐘長鳴” ,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把安全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始終。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使全體教師和學生牢固樹立安全理念,防患于未然,把安全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從細微處做起,落到實處,防微杜漸。
安全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第一要務。學校要配備保安人員,建立健全、完善安全責任制,形成強有力的責任體系,把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和完善學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方案、安全隱患排查制度、安全預警機制和安全事故應急制度;教師有安全責任書,班上有安全制度,學生人人有安全守則。通過晨會、廣播、板報、集會、小報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層層落實,強化教育,提高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以預防為主,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師生安全和學校穩定。
二、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際關系的融合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需要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參與。學校辦學與發展水平的高低快慢,與學校教育環境中的人際關系狀況呈正相關。干群關系、同事關系、師生關系,這些人際關系時時刻刻影響著校園中的每一個人。因此,要提倡教職工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同學之間團結合作,和睦友善、彼此包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關愛,努力構建文明、誠信、祥和、向上的人際關系。
其中,同事之間關系的融洽是學校發展的關鍵。教師之間要爭取做到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交流無隔膜、互相支持不拆臺、互相諒解不指責、互相關心不冷漠。要運用各種制度和調節手段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各人所長,相互補充,從而凝聚起一種能發揮整體戰斗力的優勢。要善于“經營”人心,在處理同事關系時,要特別注重把人心當作一項工程來“經營”,用積極向上的心態來激發人心,用人文關懷溫暖人心,用教管結合凈化人心,用坦誠相待交換人心,用高尚人格感動人心。這樣,既能消除同志之間的隔閡,又能增強學校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融洽的同事關系才能得以建立。
同時,師生關系融合是學校發展的根本。俗語講:尊其師、重其道;親其師、樂其道。師生雙邊融洽的互動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前提和關鍵。融洽的課堂氛圍常常是良好師生關系最直接的體現。每位教師應該在備課上多下功夫,教案中除了要找準重難點外,每個環節的設計一定要以本班學生實際為出發點,讓學生在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中快樂學習。倡導教師們平時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學習每一個學生,友愛每一個學生,教好每一個學生,依靠每一個學生。唯有這樣才能建立融洽、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三、加強以和諧為中心的學校文化建設
在師生員工中開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促進領導與群眾之間、教職工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思想情感交流,使師生在交流中形成統一的其樂融融的氛圍。與此同時,要建設優美的校園環境,創建和諧的教育服務,完善教育設施,開發教育資源,為學生搭建展現風采的舞臺,使學校成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樂園。如每周一舉行升國旗儀式,張貼懸掛校訓、名人畫像、名言警句;創辦文學社、學通社、合唱團、書法社等興趣小組;舉辦藝術節、體育節及各類比賽;組織學生走出校門開展社會調查、野營拉練、參加社區活動等社會實踐和考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另一方面,學校應定期組織開展創建和諧教研組、和諧學科組、和諧處室、和諧班級、和諧年級組、和諧宿舍等活動。明確量化考核指標,定期進行檢查評比,使構建和諧校園活動細化,落到實處,同時發揮榜樣和先進的導向引領作用。辦人民滿意學校要形成公平、公正、公開的發展環境,讓各類人才獲得均等的展現與發展的機會,建設良好的人際關系,使校內各處室、各工作崗位有能者居之,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高效有序,引導教師、學生自主管理。
總之,一所學校只有在和諧中才能發展,只有不斷發展的學校才能使人民滿意,才能使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成為可能。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