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向榮
【關鍵詞】 中職學校;理論基礎;技能實訓;教學方法;就業崗位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2—0029—01
中職學校實訓教學是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主要手段,專業理論知識是實訓教學的基礎。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使理論基礎滲透到實訓教學中,實現專業理論課與實訓課有效對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呢?本文將從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充分認識專業理論課在實訓教學中的重要性
1. 從中職學校學生的學情來看。一些中職學校往往將理論與實訓教學分離,重視實訓教學而忽視了理論基礎的講授,一方面學生靠死記硬背學習的理論知識,沒有與實踐有機的結合,對理論知識理解不深,時間一長,很難應用到實訓教學中,課堂效率得不到提高。另一方面學生對概念、基本原理等知識沒有充分的掌握,在實訓過程中,對技術要求、操作規程等內容理解不透,技術能力得不到提高。因而,中職學校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實訓資源,緊密地將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結合起來,建立理論服務實訓的教學體系,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
2. 從中職畢業生就業崗位來看。受過普通高等教育的畢業生主要從事技術管理工作,他們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一定的設計和開發能力,因而,就業相對穩定,崗位層次高。而中職畢業生由于專業理論知識缺乏,對一些技術要求理解不透,操作水平受限,他們只能從事簡單的生產一線工作,崗位層次較低,就業極不穩定。所以,在校中職生必須先學好扎實的理論基礎,練好嫻熟的專業技能,才能找到理想的就業崗位。
二、構建“理實一體”教學場景是實現專業理論課對接實訓課的有效途徑
“理實一體化”教學不僅是理論知識和實訓內容的一體化,也是教學場景的一體化,通過構建“理實一體”教學場景,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比如,現代農藝技術專業的教學,要注重農業生產過程這一環節,教學過程盡量在實訓基地現場進行,將課堂搬進田間地頭、溫室大棚等實地進行,教師在講理論的同時,讓學生實地取證,做到教學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教學,應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打破課堂教學與實習實訓分離、教室與工作崗位分離的狀態,充分利用模擬軟件、多媒體視頻,將學生置于模擬場景之中,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逼真,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要充分利用實訓車間現有資源,杜絕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傳統教學方法,在實訓車間搭建微型理論教室,并能分層教學,師生之間建立幫扶關系,讓動手操作強的學生帶動動手操作差的學生,達到教師帶學生,學生帶徒弟的教學效果。
三、教師精心備課、規范實訓課教學過程是實現專業理論課對接實訓課的主要手段
首先,備課要從教學內容入手,做到吃透內容,熟練操作,抓住重點,目的明確。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學內容比較靈活多樣,一節高效的課要從各方因素考慮,我們始終要以理論基礎服務實訓課堂為主要目的,以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為主要內容,當課本知識不適合當前學生的學情時,教師要參照課本內容,結合學校校情,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開發適合本校的校本教材,從而確定教學內容,并研磨出課堂的教學重點、難點,要從核心內容中滲透出一節課的重要觀點和基本思想,從而提煉出教學步驟和教學過程,讓學生在理論方面應掌握哪些內容,在實際操作方面應學會哪些操作方法及操作技巧。
其次,備課要從教學方法入手,做到精講多練,貼身指導,因材施教,安全第一。好的教學方法可以改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這在中職學校的課堂上尤為重要,比如,教師在機械加工車間上課時,必須將本節課的幾個重要環節抓在手上,即理論知識的講解、教師的示范演練、學生的分組操作、實訓作品的參展、點評。理論基礎知識必須要對接實際操作,學生在實際操作之前,要盡可能將用到的理論知識貫穿到腦海中,并能熟練地應用到操作過程中。圍繞本節課的實訓目的、重、難點,教師要對實訓步驟、動作要領、技術要求等進行示范操作,并對每個操作步驟進行講解,對不容易掌握的難點給予特別重視,根據自身經驗,在操作過程中,就學生容易犯的錯誤給予預先提醒。還要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講評,結合所學原理等理論知識尋找原因,指出差距,糾正錯誤,同時對操作方法正確、效果突出的作品給予肯定和鼓勵,供其他學生今后借鑒。這樣的理實一體課堂,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課堂效率,作為中職學校的教師,就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地創新,提出更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學有所成。
(本文為2014年平涼市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中職學校“三基”教學改革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4]PLZY009)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