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琴
摘 要:本文通過簡述我國大學語文教學現狀,指出在教和學兩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就當前的發展趨勢給出正確指導,為我國大學語文教學的探究指出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現狀;發展趨勢
教育是傳承文化的一種載體,所以教育的腳步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我國要不斷深入地推進大學教育改革,在大學的課程里體現出教育改革的深度??v觀整個大學教育,能帶給學生深刻文化理念的課程當屬大學語文,因此大學語文教學在大學教學體系中越來越多的受到關注與重視,與之相關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也變得豐富多彩。據相關資料統計:大學語文教材繁多可達數千種,而教學內容涉及的范圍可達幾十種之多,足見大學語文這門學科的涉獵范圍之廣。目前,大學語文的教材內容過于龐雜,廣而不精,能真正用來做統一教育范本的教材并不多見,且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欠缺性。下面主要就我國的大學語文教育現狀進行分析。
一、我國大學語文教學方面的現狀分析
我國大學語文教育無非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學的方面,二是教師教的方面。針對這兩個主要的方面,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解析。
(一)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觀念問題。多年來,大學語文的教育已經逐步放開,并不屬于強制性教學的范圍,學生學習的自由程度很高。經過調查發現,大學生對于大學語文學習的態度比較冷漠,他們普遍輕視這門課程,認為這是自小學到大的內容,涉及到的基本語文知識都已經掌握,沒有什么新的學習點需要去跟進學習,所以就會萌生疲憊和無奈的心理。另外他們認為大學語文是自修課程的較多,很難去單獨選擇這個學科來修,反而認為經濟、理化等才是最實際的理論,一旦在觀念上走上“墨守成規”的思路,很難再去改善思維。帶著這種觀點,長此以往并不利于大學語文這門學科教學的開展。
還有許多大學生對大學語文的學習產生了倦怠感。他們認為這門課程即使不學習,在課程考試上也能過關斬將。所以即便選修時也很少有人選擇語文,主要在于他們對于語文學習上過度的自信和倦怠導致的。實際上,語文教學涉及的內容博大精深,是窮盡一生也難以學習完的一門學科,而不是大多數學生思想觀念里的語文學科。少數的學生認為,即便學習好語文,對于走向社會是無多大意義。其實大學語文教學形式并不單一,教師往往會借助一些道具或者實例來向人們闡述生活中語文學習內容里蘊含的真諦。粗看,這門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指導生活的意義似乎并不明顯,但是隨著生活和學習的深入,會越來越多的發現,之前語文教學中學到的知識和道理在一一呈現,指導大家更好的去感悟生活、體驗人生。這也是大學語文這門課程的魅力所在。
(二)大學語文老師教學方面面臨的問題。大學語文的重要性無需再度闡釋,語文教學的環節的也是一個核心問題。這些年在語文教學上很難有大的突破,除了學生學問題還牽扯到教師教的問題,比如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教學的方式、方法,甚至教師的人格魅力等都制約了在教學方面的突破和發展。據統計,很多的大學院校,由于對于語文教學重視程度不足,在教學安排上往往讓非專業課程的教師來擔當此任,在專項教育方面顯得“捉襟見肘”,這其實不是教育資金上的問題,而是教育理念上的問題,比起學生的問題,這個更為嚴重和突出。只有觀念擺正了,大學語文教學才能步入正軌,教學改革才能獲得長足發展,也才能使學生受益于語文學習。
最后還需要提到的一點是:大學語文教育的方式、方法問題,由于學生往往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率也不高,如何突破它,使大學語文教學真正地體現出生動活潑又高效率化,讓大學語文的課程魅力凸顯出來,仍是當前需要認真探究的。
二、我國大學語文教學研究的發展趨勢
在教育領域流行一句話:國家強盛不強盛,國家的語言和文化的魅力可以體現。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在世界舞臺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全球各地流行起了中國熱。中國的風土人情,中國的語言魅力,中國的傳統文化等等都是借助語文教育這個載體,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華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蘊,這是我國大學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也是我國文化未來發展的趨勢。我國歷史文化散發出來的魅力,過去一度吸引全球的目光,而今再度掀起的中國熱依然是我國走向世界的一個標志。未來我國的大學語文教育應更傾向于展示我國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項任務是異常艱巨的。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找到一種更適合的文化傳播方式是第一要事。
結語:綜上所述,我國的大學語文教學注定要走一段不平凡的改革和發展之路,努力糾正這些現存的問題,以我國的社會主義發展大觀念作為大學語文教育改革的有力指導,把重視教學的觀念先重視起來,才能讓大學語文教學更好的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服務,也只有文化的強大的生命力才能推動國家走向全球化的光明大道。
參考文獻:
[1] 唐騁帆.我國大學語文教學研究現狀述評[J].柳州師專學報,2014,01:74-77.
[2] 李景.比較文學視野下的大學語文教學研究[J].凱里學院學報,2014,02: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