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麗

摘 要 縣級電視臺作為我國四級電視結構的最基層,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構建了自身完善的體系。但是,自制節目在制作和營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變得舉步維艱。為了讓自制節目更好地發展,本文對陵川電視臺的自制節目進行了一次調查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和材料,發現了陵川縣電視臺自制節目的一些優點和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 縣級電視臺;自制節目;營銷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5)137-0059-02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陵川縣廣播電視臺為正科級全額事業單位。成立于1998年2月28日,現有在崗人員74人。下設辦公室、總編室、新聞部、專題部、欄目部、文藝部等13個科室。辦公方面主要有機關辦公大樓、演播中心、轉播臺三處。目前開辦的《陵川新聞》、《農村科技》、《聊聊健康那些事》、《古陵廣角》、《藝海拾貝》五個節目正在不斷的豐富和完善中。
1.2 研究方法
本次調研采取了調查問卷和實地考察兩種方式來
進行。
1)調查問卷法。此次調查問卷總共設計了33個問題,從各個方面考察當地居民對于陵川電視臺五個自辦節目的滿意程度以及對此所提出的建議。之后筆者選擇陵川縣城東社區的居民作為調查對象,發放了300份調查問卷,回收率為100%。
2)實地考察法。這是本次調研主要用到的方法。從2014年1月15號到2014年2月15號的一個月中,對陵川電視臺進行了實地考察。收集了非常充足的資料,為之后的分析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 調查結果分析
2.1 自制節目的內容
1)《陵川新聞》。整個節目可以分為四大板塊:第一是時政類新聞;第二是重點報道;第三是社會新聞。第四是一些國內國際的媒體鏈接來豐富整個節目內容。雖《陵川新聞》在節目板塊和內容的定位方面比較完善,但是在實際的報道過程中,枯燥的會議新聞仍然占據了節目大部分的時間。
2)《聊聊健康那些事》。這是一期打造半年的新節目,初步定位為:結合大眾養生需求而打造的集實用性、傳播性和可看性為一體的綜藝健康養生類節目。整個節目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健康調查團;第二:正式訪談;第三:健康小貼士。整個欄目的舞美是以綠色為主的,給人清新,健康的感覺。
3)《農村科技》。這個節目是從2006年開始創辦的。主要播出的是一些農業和畜牧業方面的資料錄像,以此來指導農民的生產生活。整個節目在制作上比較簡單,內容的初衷雖然是以本土化來定位的,但不貼實際再加之整個過程制作粗糙,使得收視率比較低。
4)《藝海拾貝》。這是我縣從2006年開始打造的一檔娛樂節目。為我縣電視臺自辦節目在娛樂方面填補了空白。內容上有娛樂明星的相關信息和最近比較流行的音樂。2011年開始,節目增加了一些近期好看的電影和電視劇,但是播出的都是國際國內的娛樂信息。
5)《古陵廣角》。這是我縣打造的一檔以民生和政務為主的節目?!豆帕陱V角》作為我縣的品牌欄目。以紀錄片的拍攝方式記錄真實的內容。嘉賓的選擇不在局限在官員和比較有名的當地企業家。把視點聚焦在了普通老百姓的身上。這無疑贏得了當地民眾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節目的關注度。
2.2 自制節目的廣告經營和管理
我縣電視臺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撥款,但是也有一些節目有廣告商長期投資,如表1(《聊聊健康那些事》的廣告投放標準):
雖然縣級電視臺已經把廣告的一部分經營和管理外包給了商家,但實際上商家只負責拉廣告,對于廣告的制作部分仍然還是由電視臺的人員負責,這也是在廣告經營運作中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3 陵川電視臺自制節目營銷方面存在的問題
3.1 自制節目內容貧乏,重播率高
在《陵川新聞》的四大內容中,會議新聞占了整個節目時間段的很大一部分。一些沒有宣傳價值的會議,整天充斥于電視熒屏。而那些直接關乎著縣計民生的政策決議卻沒有被深入挖掘和報道。
3.2 自制節目的經濟基礎薄弱和設備的落后
電視臺的“造血”渠道單一。在財政上大部分依靠政府的補貼。而在其自身的廣告創收方面,由于覆蓋面窄,受眾的數量有限,根本無利可圖。每年的財政撥款花在自制節目上的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資金直接影響了電視臺設備的更新。進而使得自制節目的質量得不到很好的提高。
3.3 廣告創收困難,管理體制不符合市場要求
廣告是電視臺自制節目的重要資金來源,可是對于縣級電視臺來講廣告所產生的效益少之又少。這一切均源于我縣電視臺管理體制不符合市場的要求。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視的內部管理就致力于開發自我應變能力的新型管理模式。但是我縣電視臺在管理方面大多還是處于行政運行的狀態。政治屬性比重過大,使得廣告創收的地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4 以陵川電視臺為例的自制節目營銷對策
4.1 應該堅持走本土化的路子,唱好地方戲
縣級電視臺所創辦的自制節目所面向的是當地的民眾,因而在制作節目的時候要時刻關注當地受眾的需求。從新聞的接近性上來看,處于基層的縣級臺因為地域的優勢,可近距離的體會群眾的呼聲和建議。在節目的制作上,要摒棄從中央臺、省市臺等爭取受眾份額那種跟風瞎跑的誤區,要寫百姓的身邊事。尤其是會議新聞,必須能夠從枯燥乏味的素材中提取出百姓真正關注的政策和話題。
4.2 豐富信息資源,加快節目的更新
對調查問卷的研究中發現,五個自制節目中每期所涵蓋的內容非常少。一方面是電視臺資金的缺乏;另一方面在于工作人員的被動和懶惰。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價值的素材,但是我們的工作人員卻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當中,很少深入基層去積極地尋找適合欄目的主題。所以我們要想做一篇成功的電視節目,就應該拉近同群眾的距離,真正融入群眾。不能做“蹲在機關的‘辦公室記者”。
4.3 加強廣告經營 ,完善管理體制
為了籌集到更多的資金,縣級電視臺的各個節目就必須在廣告經營上多下功夫。1)項目定位準確。首先,我們縣城有一批在國內、省內比較知名的品牌產品,如陵川縣的木耳,黨參等,這是本地農業類節目宣傳當地品牌的著眼點和著力點。2)提高廣告的質量,多在創意上下功夫。要想有一個好的創意,其中的關鍵在于對企業、產品市場、消費者的了解。只有深刻透徹的分析,才能在創新中更加完美地展現整個企業的形象,這樣才可以吸引更多的廣告。
5 結論
通過對陵川電視臺自制節目的調研,發現了縣級電視臺在節目制作、營銷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希望縣級電視臺在今后節目制作的過程中能夠發揮地方特色,提升節目質量,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參考文獻
[1]吳文虎,林如鵬,支庭榮.新聞事業經營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劉昌衍.地方電視臺辦好自制節目的思考[J].電視研究,2003(4):66.
[3]張勤.媒體事件與電視節目營銷[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6(1):37.
[4]陳瀚海.縣級電視臺生存與發展策略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2007(1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