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華
摘 要:中高職課程體系的構建是順利實現中高職對接的關鍵。本文以會計電算化專業為例,通過專業調研,對本專業職業崗位群進行分析,得出各就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職業能力與素質要求,進而通過學習領域轉換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
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問題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銜接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就難以協調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也難以形成。
一、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本著“素能本位、課證融合、學訓合一、校企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面向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服務企業、行政事業等單位,培養適應現代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會計基礎理論和知識,掌握會計電算化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熟練應用財務軟件進行財務業務一體化處理能力,能在生產、服務第一線從事會計電算化操作、管理,又可以從事ERP營銷、維護等工作,具有持續發展能力的“誠信好,實操強”的高素質復合技能型人才。
二、職業崗位群分析
會計電算化專業就業崗位分為初始崗位和發展崗位共兩類,其中,初始崗位包括出納、會計電算化核算和電算化維護,經過2-3年的發展,能夠從事其發展崗位的工作,發展崗位為會計信息系統營銷、電算化管理和軟件實施顧問。
通過專業調研,對本專業職業崗位群進行分析,得出各就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職業能力與素質要求,具體見表1。
三、學習領域轉換
通過職業崗位群分析,將本專業的學習內容分成四個課程模塊,基本素質課程模塊、職業基礎課程模塊、職業核心課程模塊和職業拓展課程模塊,具體見表2。
四、中高職三二段式課程體系
根據中高職各自培養目標,中職學校重點培養技能型人才,發揮基礎性作用,主要講授文化基礎知識及專業基礎知識;高職院校重點培養技能型人才,發揮引領作用,以專業課為主,主要講授專業理論及技術。對中、高職階段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構成統籌安排,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效益,課程體系見下表。
參考文獻:
[1] 謝肖力.“3+2”高職教育兩段式銜接的調查與分析_以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2] 舒岳.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探討_基于中職銜接角度的思考.財會通訊,2013年第7期